第十二章 孟嘗君重舉合縱大旗

公元前304年夏天,秦、楚兩國的關系進一步升溫。楚懷王和秦昭王在黃棘(今河南省南陽)會晤,雙方締結盟約,秦昭王還將上庸(今湖北省竹溪)送給楚懷王當見面禮。

公仲朋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公元前303年,秦國大舉進攻魏國,連下晉陽、蒲阪、封陵(後二者均在今山西省永濟)三城。與此同時,秦國又攻取了韓國的武遂。

而楚國也遙相呼應,在南方蠶食韓、魏兩國的土地。

在這種情況下,韓、魏兩國只有一條路可走——投靠齊國。

那麽,齊國現在是什麽狀況呢?

孟嘗君的容人雅量

第十章中提到,公元前316年,公孫衍將田嬰的兒子田文請到魏國,將合縱運動的大旗交給了田文。然而田文在這個位置上無所作為,到公元前313年,魏襄王為了與秦國親近,任命公子魏政為相,田文便又回到了齊國。

公元前310年,田嬰去世,被謚為靖郭君(看清楚啊,不是郭靖君)。田文在家族的封邑薛縣繼承家業,號稱薛公,也就是歷史上的孟嘗君。

不久之後,他又當上了齊宣王的相國。

在所謂的“戰國四公子”中,孟嘗君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這當然與他的時間最早有關,也與他的影響力最大有關。

在中國歷史上,“孟嘗”二字,幾乎成為了江湖義氣的代名詞。《說唐》中的秦叔寶,《水滸》中的柴進,乃至《書劍恩仇錄》中的周仲英,都曾被冠以“小孟嘗”的稱號。這在江湖中是很高的榮譽,說明他們很講義氣,得到天下英雄的承認。

不過,小孟嘗畢竟是小孟嘗,和孟嘗君比起來,有如小巫見大巫。

以柴進為例,貴為皇室後裔,家藏誓書鐵券,號稱“門招天下客”,也不過“三五十個養在家中”。而孟嘗君呢?“食客數千人”,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

甚至到了漢武帝時期,司馬遷走訪薛縣,仍然發現那裏的年輕人有很多是十分蠻橫粗暴的,當地人解釋:當年孟嘗君把天下各路俠士豪傑招攬到薛縣來,總數有六萬余家。

乖乖,六萬余家,這廝的膽子可真夠大。

把這麽多門客養起來,是要錢的。孟嘗君的收入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薛縣的租稅,二是放貸收利息,三是官俸。但是,這三部分收入全加起來,仍然捉襟見肘,經常入不敷出。原來那種不問身價一視同仁的做法肯定是行不通了,他便開始給門客分等級:

下等的,粗茶淡飯,無酒無肉,住“傳舍”;

中等的,有魚有肉,有酒有菜,住“幸舍”,稱之為“魚客”(有魚吃);

上等的,山珍海味,出入有車,住“代舍”,稱之為“車客”(有車坐)。

這些門客飽食終日,對孟嘗君究竟有何作用呢?他不是雷鋒也不是特蕾莎修女,他總會要求一些回報吧!

據《戰國策》記載,有一天孟嘗君在家裏閑坐,對作陪的三位門客說:“今天想聽聽大家打算怎麽對待我。”

第一位門客馬上說:“嗨!天下諸侯有誰敢得罪您,我就跟他拼命。”這是打手型的,層次比較低,但是不可或缺,而且需要的數量比較大。

第二個說:“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我都要掩飾您的缺點,宣揚您的優點,讓天下諸侯都知道您的美名,爭著搶著要您去當官,唯恐不及。”這位八成是幹過宣傳部的,可以吃魚吃肉。

第三個說:“您用自己的錢財網羅天下賢士,他們就能為您出謀劃策,消災解難,就像魏文侯以田子方、段幹木為師友那樣。這就是我能為您做的。”很顯然,這位是車客。

也有些人報答孟嘗君的方式比較有創意。

有位名叫夏侯章的門客,享受的是車客的待遇。每當他和別人談起孟嘗君的時候,卻總是說孟嘗君的壞話。有人看不過眼,把這事兒告訴了孟嘗君,孟嘗君趕緊說:“我把夏侯公當作朋友來對待,你們以後不要再提這事了。”

久而久之,連夏侯章最好的朋友董繁菁也看不下去了,對夏侯章說:“薛公把你當朋友,讓你住豪宅,坐馬車,你卻總是在人前人後說他的不是,做人不能這樣吧?”

夏侯章看看四下無人,咬著董繁菁的耳朵說:“我說他的壞話,就是為了報答他啊!”

“啊?”

“你想想看,他對我這麽好,我又不能為他作任何貢獻,怎麽辦呢?於是我就說他壞話,而他表示不在乎,因此獲得了‘天下第一厚道人’的美名。我這是讓自己身敗名裂來報答他,你還說我……”

原來如此。

還有一位名叫馮諼(xuān)的,因為家境貧寒,難以為繼,托人請求投靠到孟嘗君門下。孟嘗君就問了:“您有什麽愛好啊?”回答是“沒有”。又問:“您有什麽本事啊?”還是“沒有”。孟嘗君就笑了,說道:“那您就留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