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圍困與謀殺(第5/7頁)

教皇的死訊讓佛羅倫薩有一種更加不祥的預感。人們認為教皇死後,這個被很多人懷疑是教皇私生子的亞歷山德羅·德·美第奇會迫不及待地拋開所有約束,組建一個更符合他心意的專制政府,盡管到目前為止他一直表現得小心翼翼。進入佛羅倫薩9個月以來,他公開承襲了公爵的頭銜,但是為了安撫由此引發的共和派的憤怒和質疑,他一直被要求征詢和考慮佛羅倫薩市民議會的意見和建議,而他也確實照做了一段時間。所以人們漸漸感到安心了,甚至願意勉強地認可,這個脾氣暴躁、舉止粗魯的年輕人等成熟一些之後,身上沒準也是有一些優點的。

此時教皇的死訊傳來,人們又重新開始擔心起來,而冬季結束之前,人們的擔心似乎就要變為現實了。亞歷山德羅連假裝征求市民議會建議的樣子都不再做了,不但變本加厲地實行獨裁統治,在私生活上也越來越放縱淫亂。而他讓佛羅倫薩人出離憤怒的行徑絕不止這一樁:市政廳鐘樓上的大鐘依他的命令在市政廳廣場上當眾砸毀,以此象征共和制度的終結;然後他又讓人把大鐘的金屬熔掉重鑄成象征他家族榮耀的獎章;剛剛擴建的位於阿拉朱斯蒂齊亞門(Porta alla Giustizia)的堡壘大門上也被刻上了美第奇家族的紋飾;[4]任何武器都要被收繳扣押,即便懸掛在教堂裏的作為敬獻的武器也不例外;他還修建了一座巴索堡壘(Fortezza da Basso)[5]——“威尼斯、錫耶納、盧卡和熱那亞已經證明,它對於一個自由城市而言完全沒有必要”。有人偷偷談論著暗殺暴君的計劃,但是反對用暴力脫離目前困境的人則主要擔心招致帝國軍隊的武力幹涉,畢竟不久前的圍城慘狀還歷歷在目。有一段時間人民寄希望於嫉妒心強的伊波利托能夠出面解決佛羅倫薩人的麻煩;而且伊波利托也確實同意要將亞歷山德羅的行徑報告至查理五世的宮廷之上;不過伊波利托還沒有采取行動,就於1535年8月10日在伊特裏(Itri)去世了,死因有可能是瘧疾,但也有可能是被毒害死的。他的屍體被一些強壯健美的運動健將擡回了羅馬——其中有摩爾人、韃靼人、土耳其人、黑人摔跤手和印度潛水員,因為他曾經幻想著和這些人一起遠遊。

被佛羅倫薩驅逐的流亡者領頭人們在查理五世面前列舉了亞歷山德羅的種種劣跡。他們的代表,歷史學者雅各布·納爾迪,講述了公爵種種令人驚駭的惡行,還說佛羅倫薩此時籠罩在巨大的恐懼中,震懾住她的是“一座陰森的堡壘,一座用她悲苦人民的血汗為其不幸市民建造的囚籠和刑場”。不過,皇帝雖然承諾“要伸張正義”,但是比起納爾迪的指控,他更願意相信亞歷山德羅的首席幕僚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強詞奪理、混淆視聽的辯駁。圭恰迪尼甚至這樣恬不知恥地總結自己的陳述:“對方那些關於女性、強奸及類似行為的汙蔑我們無意一一駁斥;但是公爵大人的美德、名望,城市中人們對他的看法,以及其審慎和良好的品行就是對此最好的回擊。”

確認了自己未來女婿的優良品德,皇帝自然不願意承認那些對他的控訴。亞歷山德羅與14歲的瑪格麗特的婚禮也如期舉行了,回到佛羅倫薩之後,他對城市的控制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他也志得意滿地準備利用好運大展宏圖。不過短短幾個月之後,他就一命嗚呼了。

洛倫紮喬·德·美第奇(Lorenzaccio de’Medici)是皮耶爾弗蘭切斯科的兒子,也是喬瓦尼·德拉·班代·內雷的遠房親戚。這個清瘦、平凡、愁容滿面的年輕人因為有一些怪癖而一直名聲不佳。在過去幾年中,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羅馬,但是因為他一喝醉酒就喜歡亂砍古董雕塑的腦袋,所以被人趕了出來。於是他來到佛羅倫薩投靠親戚,年長三歲的亞歷山德羅,並成了後者的一名陪同。他們兩人花天酒地,縱容自己男扮女裝的嗜好;有時兩人同騎一匹馬在街上狂奔,對過往行人大喊大罵;有時他們還會同床共寢。亞歷山德羅也不知道該拿洛倫紮喬怎麽辦,但是他顯然非常喜愛這個親戚。後者神秘的微笑和精妙模糊的言辭總會勾起亞歷山德羅的興趣,他甚至還給洛倫紮喬取了個昵稱叫“哲學家”。不過,洛倫紮喬顯然不是真心喜歡亞歷山德羅的,他嫉恨他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總幻想著自己能成為一個英雄,甚至是梟雄也好,只要有名,美名或惡名都沒關系。最終,他為自己選擇了一個誅戮暴君的角色。

為此洛倫紮喬設計了一個頗為復雜的計劃。他有一個貌美的親戚卡泰麗娜·索代裏尼·吉諾裏(Caterina Soderini Ginori)。她是一位目空一切的傲慢女士,因優雅的舉止和對年老無趣的丈夫忠貞不渝而備受贊賞。洛倫紮喬對亞歷山德羅說:只有能把卡泰麗娜勾引上床,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風流人物。如果亞歷山德羅願意試試自己的運氣,他可以找個借口安排兩人獨處。時間就定在了星期六晚上,正好是主顯節之夜,這樣的公共節日裏,沒人會注意卡泰麗娜或亞歷山德羅去了洛倫紮喬的房子裏。亞歷山德羅高興地同意了,並在指定的時間如約前往洛倫紮喬的房子。他把侍衛都留在了室外,解下了佩劍,脫光了衣服躺在床上等待卡泰麗娜的到來。當房門發出輕響時,亞歷山德羅已經快睡著了。然而進來的人並不是卡泰麗娜,而是洛倫紮喬和他雇傭的殺手斯科龍科洛(Scoroncolo)。洛倫紮喬接近床邊,一邊低聲問“你睡著了嗎”,一邊用盡全身的力氣猛刺亞歷山德羅的腹部。當他伸手捂住亞歷山德羅的嘴以免他叫喊的時候,亞歷山德羅狠狠地咬住了他的手指,傷口深得露出了骨頭,另一邊的斯科龍科洛則直接把刀捅進了亞歷山德羅的喉嚨。帶著滿身的血跡,把被嚴重咬傷的手用手套包起來之後,洛倫紮喬跑了出去,一路狂奔經斯卡爾佩裏亞(Scarperia)逃向了博洛尼亞。至於佛羅倫薩人在發現亞歷山德羅被刺殺之後會做何反應,就由他們自己去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