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後妃的「責任」和禁忌(第5/8頁)

其次,是按照所生男女而給予不同的待遇。當然,以中國的傳統,生有皇子的待遇自然高於生育公主的待遇。同時,由於後妃等級不同,同是生兒女,待遇也會各有差異。

清宮後妃中,因為身份不同,從其懷孕到生育的各個環節中,會有一些不同的待遇。

內廷各位懷孕,一般會在產前3個月左右即派禦醫上夜輪值,並將孕婦每天食品增加1倍,允許孕婦的一位親屬進內照料,直到嬰兒滿月後出宮。此外,除本宮首領、太監照常值夜外,再由宮殿監奏派總管一名,率敬事房及禦藥房太監值夜。這時的區別主要是供應的人數上,其他沒有什麽區別。

小兒滿月之日,皇帝要有所賞賜,規定:皇後生育賜銀1000兩,面、裏衣料300匹;皇貴妃生育賜銀500兩,面、裏衣料100匹;貴妃生育賜銀400兩,面、裏衣料100匹;妃生育賜銀300兩,裏、面衣料70匹;嬪生育賜銀200兩,裏、面衣料40匹;貴人生育賜銀100兩,裏、面衣料20匹;常在生育賜銀100兩,裏、面衣料20匹。可見,等級不同,待遇各不一樣。

在那個時代,女人生孩子,雖是盼望已久的事,但是,由於醫療條件有限,還是要像過鬼門關一樣的艱難。所以,後妃一旦懷孕,無論後妃自己,還是她的娘家人都會很緊張,期盼將來能夠順產,母子平安。

皇帝與後妃同寢後,內廷要將其記錄在案備查。一旦懷孕,就要上下忙碌起來。為了照顧孕婦,《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中有《遇喜》專條,規定懷孕後妃的生母可以到皇宮中照料自己的女兒。懿嬪(慈禧太後)懷孕後,其母和跟隨而來的家下婦人2名,進宮同女兒住在一處,但一定是妃嬪懷孕8個月左右才可進入。

同時,還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以慈禧為例:

一是刨喜坑(滿民族習俗之一)。鹹豐六年正月二十四日,韓來玉帶營造司太監3名,至儲秀宮後殿選吉處刨喜坑,請兩名姥姥在坑前念喜歌、放筷子、紅綢子和金銀八寶。這個喜坑是分娩後將胎盤、臍帶掩埋之地。

二是挑選媽媽裏,滿洲人喜歡這樣稱呼,其實,就是結過婚的婦人,而且,一定要兒女雙全,使用者才感到吉祥,會給產婦帶來好運。年齡從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不等。目的是到孕婦處上夜守喜,內府會計司將一批近20名的燈火媽媽裏、水上媽媽裏送來備選,並送來姥姥2名、大夫6名,等待分娩。

清宮為新生兒使用的洗三盆

三是為即將誕生的新生兒準備應用之物。有春綢小襖、白紡絲小衫、春綢挖單、紅兜肚、潞綢被、褥等,應有盡有。

四是分娩物品。如大小木槽、小木刀、易產石、大黑氈及吉祥搖車。另外,準備木碗、木鍁、黑氈等,是分娩後處理胎盤等用品。

皇子生下之後,要先上奏皇帝和皇後,隨即通知皇室其他人員。隨後,要做一系列事情:

洗三。將新生阿哥出生年、月、日、時的命帖交欽天監,由欽天監確定其洗浴方向,擇定出生3天後洗浴方位,即洗三。沐浴前,由兒女雙全的姥姥抱起皇子,放進乾隆洗三用過的大銅盆。對孩子的頭、腰、生殖器及足部分別進行清洗,並念念有詞。如果在民間,姥姥會邊洗邊說:“洗洗頭,做王侯;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做知縣;洗洗溝,做知州”之類的吉祥話。之後,用一塊新布蘸些清茶水,用力擦孩子的牙床,若孩子放聲大哭,是大吉之兆,稱為“響盆”。最後,還要用一根大蔥打三下,邊打邊念叨:“一打聰明,二打伶俐,三打明白。”

孩子生下後的當天,盼子心切的鹹豐帝欣喜若狂,當即賞封其母。档案中有:“三月二十三日,小太監平順交出朱筆一件,懿嬪著封為懿妃。欽此。”宮裏頓時忙碌起來,什麽冊文、冊寶、賞封接踵而至。當年的蘭貴人從此在命運上有了根本的轉變,開始了嶄新的生活。

孩子生下後,早已有大夫、太監、姥姥等多人伺候著,是整個宮中關注的焦點。上自皇帝、皇後、妃嬪,下自王公等位均有賞賜或進獻。如:鹹豐帝“賞紅雕漆盒一件,內盛金洋錢四個,金寶一分,銀寶一分”;皇後賞“金銀八寶八個,金銀如意四個,金銀錢四個,棉被二件……”此外,鹹豐帝諸妃嬪、諸位太妃(如皇貴太妃、琳貴太妃等)、王府各位王爺和福晉、各公主及額駙,及懿妃母家人都送上禮單,稱為“添盆”。所有物品真是一應俱全。

太醫院的禦醫們除了密切關注大阿哥外,就是懿妃的身體狀況了。產後的懿妃身體虛弱,氣血未和,尚有滯熱。禦醫診脈後,具藥調理。另外,為了防止產婦生出奶,用“回乳生化湯”,因為皇家所生的孩子不吃生母的奶。所以,專門挑選了剛剛生產過的奶水旺足的少婦,並為其準備了鴨子、肘子、肺頭之類能夠“下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