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卑微的奴仆

清宮主位,包括皇帝及其後妃們,在日常生活中從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以身邊要有許多奴才侍候。因此,就招進了許多太監和宮女,供役後宮。盡管地位卑微,但他們卻是宮廷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1.太監的前世今生

太監自戰國時就已存在了,以後歷朝歷代,相沿不替,幾乎與中國封建社會相始終,也就是說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要給宮廷太監留上一筆。

太監的來源

清宮的太監約有3000名,比之明朝,不及三分之一。其來源多為民間招募。當然也有極少數為戰爭俘獲或年幼犯罪而施以宮刑。

直隸(今河北省)是產太監最多的地方,大概是近水樓台吧。如,河間、大成、南皮、任丘、青縣、靜海等地,昌平、大興、平谷、宛平也有一些。這些太監,一般都是十分貧窮人家的孩子,不然,誰忍心把孩子閹割做太監呢?由於貧窮而走投無路,在那個時代,將其“凈身”成為太監,送進宮去,是其出路之一,否則,饑荒年月,就會餓死孩子。

將孩子閹成太監,最遲不可超過10歲,一般5、6歲為最佳時期,否則,就會有性命之憂。孩子閹割之前,是要立有文書的,是與孩子家長簽訂,生死不論,表明是自願凈身,否則,持刀人是不會動手的。而且,手術費也很高,要5、6兩白銀,甚至更多,再加上40多天的護理費,要近百兩銀子,哪裏拿得出呢?只好立借據,將來還上。動手術時,孩子承受著難以形容的痛苦,一般要昏死過去,當醒來時,已經一周過去了。

割下之物,一般用香油浸泡,再藏於石灰之中,用紅布包住,貯於“升”中,掛在手術人的房梁之上,是對孩子將來幸福生活的祈盼,名為“步步高升”,“鴻運高照”。將來入宮後,有了錢,可以贖回此物,待死後,同屍體同殮一棺,才算完整的屍體。

然而,入宮的道路也是極為艱辛的,需要有宮裏人照應,需要托關系、送禮。但這些窮人家的孩子拿什麽送禮呢?只好等待機會。

太監的生存環境

太監雖為不全之人,但畢竟是由男性轉化而來,因而,相對宮女來講,還是比較有力氣的。所以,太監在宮中一般幹些力氣活,粗活或笨活,但也有例外。

晚清太監照片     

在宮中,太監幾乎無處不在,比如乾清宮、乾清門、昭仁殿、南書房、上書房、坤寧宮、東西十二宮、養心殿、禦書房等處,這是紫禁城內。此外,在圓明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東、西陵等處,只要是皇帝後妃們經常活動處所,就有太監。

此外,宗室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家裏,也可按制役使太監。康熙四十年,為了規範王室以外使用太監的人數,曾立下規矩,規定:親王25名,世子、郡王20名,貝勒15名,貝子8名,入八分公6名,公主10名,郡主5名,縣主4名,不入八分公3名,公以下至一、二品大臣均1名。此後,至嘉道年間,又多有更易。

這裏有一個問題,就是生活在宮中的太監,受的清規戒律很多,有的不堪重負,或自殺,或逃跑。造成宮中太監嚴重不足,而逃跑之太監,有的更名改姓,投靠王府,因為王府中相對要寬容些。這就造成宮中太監不敷使用,而王府太監過多過濫,引起了皇帝的不滿,多次下諭戒止。

太監入宮後,其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入宮時,每人都得到了一筆可觀的費用,作為補貼家用。

太監入宮後,會有不同的發展,那些口齒伶俐、會討主子歡心的太監,發展會很快,得到重用和提升,相反,那些頭腦笨拙的太監,一輩子也不會有出路。

宮中太監分等級,定品秩。自康熙十六年敬事房設立起,太監便分為總管、副總管,到康熙末年,明定敬事房設五品總管1名,五品太監3名,六品太監2名。雍正元年,定敬事房大總管為四品,副總管為六品,隨侍處首領為七品,其余各處首領為八品。乾隆七年,按宮中現行則例定:“凡宮內等處太監官職,從現今四品為定,再不加至三品、二品以至頭品。”從此規定,太監官職限定在四品以下,這對防止太監濫用職權,幹預朝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到同治、光緒年間,攬權的西太後竟然破壞了祖宗家法,先在同治十三年,賞李蓮英四品頂戴花翎,並加賞貂皮馬褂。光緒五年,被任命為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賞月薪20兩,接著,賞加為三品花翎,超越了祖制規定。直到光緒二十年正月初一日,李蓮英奉旨被賞加二品頂戴花翎,月薪銀為48兩,真是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