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乾隆盛世(第4/7頁)

紀昀,字曉嵐,是清朝著名的大才子,才華出眾,機敏過人,又擅長說笑,很受乾隆喜歡。由於他為人耿直,不趨炎附勢,所以屢遭和珅等人的忌妒陷害,沉浮多次,但由於乾隆帝格外賞識,因此才多次危中脫險。編纂工作開始了。一次乾隆問紀昀:“紀愛卿,此書取個什麽名字呢?”

紀昀才華過人,也十分機敏,當乾隆問他時,他已想好名字,但他知道乾隆博古通今,文才出眾,不敢貿然回答,看著皇帝沉吟、微笑的神態,似有所得,於是躬聲回答說:“皇上是否想把古書皆藏於經、史、子、集四庫之中,而取名《四庫全書》?”

乾隆高興地說:“正是,書名就叫《四庫全書》,你們編寫的地方叫‘四庫館’。”

此後,在總編纂紀昀的帶領下,戴震、錢大昕、趙翼、王鳴盛等三百多位名流學者開始了辛勤的工作。他們收集古今圖書兩萬多種,然後加以篩選,凡不利於清朝統治的一律銷毀,據不完全統計,在編《四庫全書》的過程中,被銷毀的圖書有三千種之多。

經過紀昀及全體四庫館人員二十年的共同努力和認真工作,這項巨大的《四庫全書》工程終於完工了。全書共收書三千四百六十一種,七萬九千三百零九卷,裝成了六千二百七十五冊。《四庫全書》總共抄寫了七部,藏於皇宮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沈陽的文溯閣、杭州的文瀾閣、鎮江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等七處。這對後人研究我國古代燦爛豐富的文化遺產,是一項重大貢獻,但其銷毀那麽多書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

(2)編修《滿文大藏經》

乾隆命令將漢文、蒙古文《大藏經》譯成滿文,由章嘉呼圖克圖總領這件事,並要求每翻譯一卷,即行進呈,以等裁定,這是一項巨大的文化工程。

(3)整理《無圈點老档》

《無圈點老档》(又叫《滿文老档》、《老滿文原档》、《舊滿洲档》)是以無圈點老滿文為主書寫的,是現存最為原始、系統、詳盡、珍貴的清太祖、太宗時期編年體史料長卷。該档形成於清入關前,到乾隆中期已經百余年,文字難以辨識,紙張年久老化,字跡漫漶不清。

乾隆命對《無圈點老档》進行整理,用無圈點老滿文和加圈點新滿文分別重抄,先抄出草本各一部,再抄出正本存內閣各一部,另抄出副本存沈陽崇漠閣各一部,並抄出存上書房一部,總計共七部。

(4)敕編《八旗通志》、《滿洲源流考》、《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等。

(5)命編《禦制五體清文鑒》,這是多民族文化的一個碩果。

(6)重視京師文化建設

表現在:一是編繪了《京城全圖》;二是於敏中等奉命撰寫《日下舊聞考》,共一百六十卷,為北京歷史文獻集大成之作;三是編修《國朝宮史》,對宮廷的歷史、建築、文化、典制等作了載述。

2.維護並興建皇家園林

乾隆時,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保護、維修、興建的皇家宮殿園林,如寧壽宮及其花園、天壇祈年殿(換成藍色琉璃瓦)、清漪園(即頤和園)、圓明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避暑山莊暨外八廟和木蘭圍場等,其中清漪園改甕山為萬壽山,上建大報恩延壽寺(排雲殿),又建佛香閣。這些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史上的一顆顆明珠,現多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3.貢獻詩文才華

乾隆帝是一位非凡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書法家、詩人和學者,他不僅精通新滿文,而且熟知老滿文,不僅對漢文十分精通,還懂蒙文、藏文、維吾爾文等多種語言文字。

乾隆一生寫了大量詩文,其中詩總計四萬二千六百一十三首,而《全唐傳》所收唐代二千二百多位詩人的作品,才四萬八千多首,有《樂善堂全集》、《禦制詩集》(五集)、《禦制詩余集》等詩集;文章一千三百五十余篇,有《禦制文初集》、《禦制文二集》、《禦制文三集》、《禦制文余集》等文集。當然,這些詩文中,有一部分是他人代作的。

4.免除天下錢糧

據統計,乾隆十年(1745)、三十五年(1770)、四十三年(1778)、五十五年(1790)和嘉慶元年(1796),先後五次普免全國一年的錢糧,三次免除江南漕糧(其中一次為四百萬石),累計免除賦銀二億兩,約相當於五年全國財賦的總收入。需要指出的是,乾隆的免除錢糧是在社會經濟繁榮的狀況下進行的。當時有大臣提出反對意見說:“國家經費,有備無患,今當無事之時,不應蠲免一年錢糧。”

對此,乾隆認為:“百姓富足,君孰與不足?朝廷恩澤,不施及於百姓,那將施於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