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火(第5/29頁)

火藥戰的試驗期

14世紀的戰士發現火藥釋放的神秘力量太難以掌握,因此對它敬而遠之。哪怕是使用原始的火炮,用長長的火撚去點燃火門放炮,也非得特別膽大不可,特別是考慮到早期的火炮經常會經受不住火藥的沖擊而爆炸。因此,手持的發射性武器使用火藥做動力需要克服人的懷疑、擔心和實實在在的恐懼這個巨大的障礙。不過,到15世紀中期,一些歐洲的軍隊即已開始試驗這類的武器;到1550年,火器的使用業已相當普遍。

使士兵在心理上對火藥從敬而遠之過渡到習以為常的武器是十字弓。這是一種機械武器,擰緊彈簧後能積聚很大的力量,扳動扳機即可以高度的準確性把重弩射到很遠的地方。公元前4世紀中國的墓葬裏就發現了十字弓,但在歐洲,十字弓直到13世紀末才出現,很可能是當地發明的。14世紀期間,十字弓成了戰場上常用的有力武器,主要是因為它發出的弩箭能從中等或較近的距離以外穿透鎧甲。

十字弓的機械原理和形狀很容易適應火藥的使用。它的弓座要抵在肩上,而且必須十分堅固,才能經得起彈簧繃開時產生的沖擊;於是在十字弓弓座的基礎上形成了槍托,上面再安上輕型的槍管;用十字弓射箭扣動扳機時會產生後坐力,所以火藥爆炸時對肩窩產生的沖擊不會使人驚駭。第一批使用火槍的士兵很可能就是十字弓手。

然而,將領雖然在攻城戰中能充分發揮十字弓手的作用,但從未找出如何在戰場上對他們人盡其用的辦法,對火槍手也是一樣。 14世紀和15世紀期間,英國人使用長弓戰果顯著,但長弓這種武器很難掌握,沒有多少人有耐心去學,會使用長弓的人通常都來自偏遠的鄉下;長弓和復合弓一樣,人要有時間反復練習,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威力。長矛用起來非常簡單,在像瑞士這種騎士階級人數很少的地方,健壯而倔強的農夫手持長矛列陣,只要在疾馳而來的騎兵面前保持鎮靜和勇氣,就可以成為阻擋騎兵沖鋒的堅強壁壘。瑞士人作為長矛手獲得了勇敢無畏的美譽,並因此在15世紀期間從統治他們的哈布斯堡王朝手中贏得了高度的自治權,另外還由於他們的堅定可靠成為後來300年間歐洲最受歡迎的雇傭兵。比如,在聖雅各恩比爾的“瘋狂戰役”(1444年)中,1500名瑞士長矛手沖進30000多人的法軍中間奮勇殺敵,直至全部戰死。在敵我人數比較相當的和勃艮第人的作戰中,包括1476年的格蘭森戰役和莫拉戰役,還有1477年的南錫戰役,瑞士人采用了同樣奮不顧身的類似方陣戰的戰術,贏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永遠摧毀了勃艮第的力量。

因此,到16世紀初,事實清楚地顯示,長矛兵結合某種射擊武器,無論是十字弓、長弓還是火器,是在開闊的戰場上對騎兵克敵制勝的有力武器。比這更好的是騎兵、弓箭手或手槍手,再加上步兵的組合,勃艮第公爵“大膽的查理”就是率領著這樣一支軍隊在1474—1477年間與瑞士人作戰的;他戰敗的原因不是軍隊缺少哪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是他的資金不足,兵力不及瑞士軍隊。但無論如何,他軍隊中不同兵種的比例仍然是試驗性的;1471年,他有1 250名披甲騎兵、1250名長矛兵、1250名手槍手和5000名弓箭手。也許這個比例不合適,但沒有人知道到底什麽是正確的比例。馬基雅維利認為,軍隊中步兵對騎兵的比例應是20比1,但他沒有說明步兵應使用何種武器。世紀期間,為研究出這方面的最佳比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手槍手顯然至關重要。以貿易為經濟命脈,靠軍事力量來保護貿易的威尼斯在1490年決定把所有的十字弓都換成使用火藥的武器,1508年又給新成立的國家軍隊裝備了火器。然而,在1550年發明了能射穿鎧甲的原始火槍之前,手持的火器一直效果不彰。發射火器靠把點燃的火柴湊到毫無遮擋的火門上去點火,若是下雨,火柴和火門就都容易出故障;火器射出的彈丸也比較輕,且射程不遠。盡管如此,火器在近距離發射時,還是能嚇得步兵和騎兵驚慌失措,有時還能造成傷害。文藝復興時期的將領因此而開始尋找在戰場上的反制手段。火炮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只有這個理由能夠解釋在拉韋納(1512年)和馬裏尼亞訥(1515年)發生的那兩次空前絕後的怪異戰役。那兩次戰役都是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進行的,兩次都是雙方說好要打對陣戰,戰役中雙方軍隊進退所圍繞的中心點是匆忙建造起來的大型工事,那是守方安置火藥武器的陣地。

在拉韋納,法軍是向前迎擊西班牙軍隊的一方;法軍中有一大批德意志雇傭兵,這些人在意大利各城邦間的戰爭中以受雇打仗為生,和參加過歷次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希臘老兵在受希臘文化影響的地區的謀生方式一樣。法軍有54門火炮,是機動的;西班牙軍隊的30門火炮則固定在工事裏。法軍發出一波又一波的炮轟,激得西班牙騎兵發起沖鋒後再把西班牙騎兵打散,但當德意志雇傭兵向前推進時,在工事那裏被對方擋住,接下來是雙方慘烈的肉搏。最後,法軍把兩門火炮調到西班牙陣地的後方開炮,使西班牙軍隊陣腳大亂,狼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