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兩漢之際讖緯及象數之學(第4/7頁)

此以居四方之四卦,震(居東方,其數八)離(居南方,其數七)兌(居西方,其數九)坎(居北方,其數六)為四正卦,主四時。每卦六爻,每爻主一氣。《稽覽圖》下謂:坎初六主冬至。震初九主春分。離初九主夏至。兌初九主秋分。余爻分主其余二十氣,詳下圖中。六十四卦,除此四卦尚余六十卦。每卦主六日七分。七分者即一日之八十分之七也。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若每卦主六日,則六十卦值三百六十日,尚余五日又四分之一日。若將每日分為八十分,則五日又四分之一日共有四百三十分。以六十除四百二十,則每卦得七分。所以每卦,主日六日七分也。此六十卦,分配於十二月,每月得五卦。此每月之五卦,《易緯·稽覽圖》更將其分為天子、諸侯、公、卿、大夫。如小過為正月(即寅月)之諸侯,蒙為正月之大夫,益為正月之卿,漸為正月之公,泰為正月之天子。十二月中之天子卦,即復(自十一月數起)、臨、泰、大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此十二卦為十二月主卦,故稱天子卦,亦稱辟卦,辟亦君也。所以以此十二卦為十二月之主卦者,六十四卦中,上五爻皆陰,獨下一爻為陽者,為復卦。上四爻皆陰,下二爻為陽者,為臨卦。上三爻皆陰,下三爻為陽者,為泰卦。上二爻皆陰,下四爻為陽者,為大壯卦。上一爻為陰,下五爻為陽者,為夬卦。六爻皆陽者,為乾卦。上五爻皆陽,下一爻為陰者,為姤卦。上四爻皆陽,下二爻為陰者,為遁卦。上三爻皆陽,下三爻皆陰者,為否卦。上二爻為陽,下四爻為陰者,為觀卦。上一爻為陽,下五爻為陰者,為剝卦。六爻全陰者,為坤卦。若以此十二卦分配於十二月。以復卦當十一月,以乾卦當四月,以姤卦當五月,以坤卦當十月,則十二月中陰陽盛衰之象,顯然可見。故以此十二卦為辟卦,表示一年中陰陽消息之象。惟其余諸侯公卿大夫之分配,則未有如此明顯之理由也。

六 【孟喜、京房】

孟喜、京房亦講卦氣之說。《漢書·京房傳》曰:

其說長於災變,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占驗。(《前漢書》卷七十五,同文影殿刊本,頁六)

唐僧一行《卦議》曰:

十二月卦,出於孟氏章句,其說《易》本於氣,而後以人事明之。京氏又以卦爻配期之日。(《新唐書》卷二十七上,同文影殿刊本,頁十三)

一行又曰:

當據孟氏,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一月之策,九六七八,是為三十。而卦以地六,候以天五。五六相乘,消息一變。十有二變而歲復初。坎震離兌,二十四氣,次主一爻。其初則二至二分也。坎以陰包陽,故自北正,微陽動於下,升而未達。極於二月,凝固之氣消,坎運終焉。春分出於震,始據萬物之元,為主於內,則群陰化而從之。極於南正,而豐大之變窮,震功究焉。離以陽包陰,故自南正,微陰生於地下,積而未章。至於八月,文明之質衰,離運終焉。仲秋陰形於兌,始循萬物之末,為主於內,群陽降而承之。極於北正,而天澤之施窮,兌功究焉。故陽七之靜始於坎;陽九之動始於震。陰八之靜始於離;陰六之動始於兌。故四象之變,皆兼六爻,而中節之應備矣。(《新唐書》卷二十七上,頁十三至十四)

孟氏即孟喜;京氏即京房。《漢書·儒林傳》曰:

孟喜字長卿,東海蘭陵人也。……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壽。(師古曰:“延壽其字,名贛。”)延壽雲:嘗從孟喜問《易》,會喜死,房以為延壽《易》即孟氏學。……至成帝時,劉向校書,考《易》說,以諸《易》家說,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誼略同,惟京氏為異黨。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與相同。房以明災異得幸,為石顯所譖誅。(《前漢書》卷八十八頁八至十一)

孟喜生卒年月,《儒林傳》未言及。惟言喜同門施讎於“甘露中與五經諸儒雜論同異於石渠閣。”此漢宣帝甘露三年(西歷紀元前五一年)事。京房被誅,在漢元帝建昭二年(西歷紀元前三七年)。孟喜、焦贛、京房,皆以所謂陰陽災變講《易》。詳細內容,或有不同,今書缺無可考證。然其大指,則皆以陰陽家言釋《易》也。至關於卦氣之各種理論,果系《易》緯取孟京,或孟京取《易》緯,或《易》緯即孟京一派講《易》學者所作,不易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