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第4/13頁)

就空間言,大小可以體融相攝;就時間言,長短可以體融相攝。其余諸性諸事,無不如是。《大乘止觀法門》雲:

是故經雲:“一一塵中,顯現十方一切佛土。”又雲:“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又復經言:“過去是未來,未來是現在。”此是三世以相攝。其余凈穢好醜,高下彼此,明暗一異,靜亂有無等,一切對法及不對法,悉得相攝者,蓋由相無自實,起必依心,心體既融,相亦無礙也。(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百五十)

每一現象,皆為真心全體所現,此說又與外道真心遍一切處之說不同。《大乘止觀法門》雲:

問曰:“……此則真心遍一切處,與彼外道所計神我遍一切處,義有何異耶?”答曰:“外道所計,心外有法。大小遠近,三世六道,歷然是實。但以神我微妙廣大,故遍一切處,猶如虛空。此即見有實事之相異神我,神我之相異實事也。設使即事計我,我與事一。但彼執事為實,彼此不融。佛法之內,即不如是。知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緣起,不無相別。雖復相別,其唯一心為體。以體為用,故言實際無處不至。非謂心外有其實事,心遍在中,名為至也。”(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百五十)

心外無實法,故一切現象皆為心所現,而不可謂心遍在一切處;此此說與普通所謂泛神論不同之處也。

(五)止觀

由此可知,吾人普通對於宇宙人生之意見,皆是迷妄。因此流轉生死,受諸煩惱。若欲破此迷妄,脫離流轉,則須用修行工夫,使吾人本心中之凈性,得以顯現。所用修行工夫,有止觀二門,《大乘止觀法門》雲:

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二)

又雲:

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譬如手巾,本來無兔。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唯一凈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是兔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真性,現六道相也。愚小無知,謂兔為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迷妄,執虛為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觀門也。若知此兔依巾似有,惟虛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諸法,依心似有,惟是虛狀,無實相性也。若知虛兔之相,惟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來不生。無生性智,亦復如是;能知虛相,惟是真心,心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來是有,不將無兔,以為手巾。無性性智,亦復如是;能知凈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為真實性。此即喻三無性止門也。(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八)

所謂除“真實性”者,即不以依他分別二性之無為真如性。所謂“但除此等於真性上橫執之真,非謂除滅真如之體也”。(同上)至此境界,“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同上)

在此境界中,即為住涅槃。然諸佛為利他起見,亦可復起現象世界,復入生死以化度眾生。前者為止門作用,後者為觀門作用也。《大乘止觀法門》雲:

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凈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於是混而無三,二體自斯莽然不二。恒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寂。用無用相,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凈心體現,法界無礙之用,自然生出一切染凈之能。……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又止行成故,不為世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卷四,《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六一)

此所謂:“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情,不在大用。”(《大乘止觀法門》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四)“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即知不妨非有而有。”(《大乘止觀法門》卷四,《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六一)對於現象世界,若無執情,則雖復住於現象世界,亦無妨也。

(六)諸佛染性

故“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六)上文所引“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處於生死”,即“染性之用”也。故諸佛亦有染性,與眾生同;眾生亦有凈性,與諸佛同,所謂佛性也。諸佛修成之後,仍有染性者,蓋性不可變,修行之結果,僅能使染性不現為事,不能根本去之也。《大乘止觀法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