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第2/13頁)

(二)三性

真心中含有染性;由此染性,現為染事。染事者,即現象世界中之具體的事物也。《大乘止觀法門》雲:

即彼染性,為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子。依此種子,現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果,即是染事也。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等,雖有相別顯現,說之為事,而悉一心為體,悉不在心外。以是義故,復以此心為不空也。譬如明鏡所現色像,無別有體,唯是一鏡,而復不妨萬像區分不同。不同之狀,皆在鏡中顯現,故名不空鏡也。(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七)

此不空鏡中所現色像,即是現象世界也。

若欲明染業之所由起,則須先明所謂三性。三性即真實性,依他性,及分別性。《大乘止觀法門》雲:

三性者,謂出障真如及佛凈德,悉名真實性。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梨耶識,此即是依他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名分別性。(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五)

此“總明三性”。阿梨耶識亦名本識,《大乘止觀法門》雲:

本識,阿梨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真如與阿梨耶同異之義,……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梨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是故論雲:“以種子時阿梨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經雲:“自性清凈心。”復言:“彼心為煩惱所染。”此明真心,雖復體具凈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而為煩惱所染。以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一性,說為凈心;就相異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三)

“真心雖復體具凈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若“別明三性”,則真實性“復有兩種:一者有垢凈心以為真實性,二者無垢凈心以為真實性。所言有垢凈心者,即是眾生之體實,事染之本性”。“所言無垢凈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凈德之本實。”(《大乘止觀法門》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六)本一真心,就其“體具凈性”而言,則為無垢凈心;就其“體具染性”而言,則為有垢凈心也。真心本不生不滅,但以“不覺故動,顯現虛狀”。(《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三)動即有生滅,就真心之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言之,即名之為阿梨耶識,此即依他性。依他性及分別性,又有清凈與染濁之分。清凈依他性,清凈分別性,下文另詳。染濁依他性,及染濁分別性,即現象世界所由起也。《大乘止觀法門》雲:

染濁依他性中,虛狀法內,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現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名為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之時,即與似塵俱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所作,虛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虛為實。以妄執故,境從心轉,皆成實事,即是今時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時,即念念熏心,還成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虛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叠互相生,竟有何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虛無實。分別性法者,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虛,即妄執以為實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虛實有殊,故言分別性法也。(卷三,《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六)

似識,即六七識。(《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二)真如“不覺故動”,有諸虛狀。虛狀之內,即有似識。似識不知諸虛狀即是心作,妄執為實。本來之虛狀,即染濁依他性法;而妄執虛狀,以為實境,即染濁分別性法也。染濁分別性妄執虛狀,以為實境;此實境即現象世界也。此所說之染濁分別性,即唯識宗所說之遍計所執性。此所說之染濁依他性,即唯識宗所說之依他起性。此所說之真實性,與唯識宗所說之圓成實性異,與華嚴宗所說之圓成實性同。

現象世界之本身為依他性;然推其根本,則即有垢凈心之真實性所現。《大乘止觀法門》雲:

真心能與一切凡聖為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若無道理者,終不可成。(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五二)

凡所有者,皆真實性所現,所謂心外無法也。

(三)共相識與不共相識

如一切法皆一心所現,何以眾生在現象世界中,所見及所受用,或有不同?此一問題也。《大乘止觀法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