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道學之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第5/5頁)

每月初三日,月始生明。此時月只受一陽之光,為震象,,昏見於西方庚地。初八日,月上弦之時,受二陽之光,為兌象,,昏見於南方丁地。十五日,月既望之時,全受日光,為乾象,,昏見於東方甲地。十六日,月始受下一陰而成魄,為巽象,,以平旦沒於西方辛地。二十三日,月復生中一陰為下弦,為艮象,,以平旦沒於南方丙地。至三十日,月全變三陽,而為坤象,,伏於東北。至下月復生震卦。(自初三日至此,朱子《參同契注》說)至於坎離二卦,《參同契》雲:

坎戊月精,離己日光。日月為易,剛柔相當。土旺四季,羅絡始終。青赤黑白,各居一方。皆稟中宮,戊己之功。(同上頁七)

坎離配戊己,居中央。離為日光,本居中央;坎為月精,於“晦夕朔旦”時,月亦“流”此。以八卦配十母,尚余壬癸無所配,仍以乾坤配之。所謂“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也。更以圖明之:(見下圖)

宇宙間陰陽消息之狀況如此。故吾人如欲得長生者,須於陽長陰消之時,“竊天地之機”,煉吾身中之“精”、“氣”、“神”,即所謂煉丹。道教中所謂丹,有內丹、外丹之不同。外丹即求身外之藥,煉之成丹,服之可使吾人長生,秦皇漢武所求之仙藥,即此類也。內丹則系煉吾人身中之“精”、“氣”、“神”,所成。吾人之身乃一小天地,其中亦有陰陽八卦。長生之道,反求諸己即足,固無須外求也。

五 【道教中之科學精神】

此外有符箓一派,講究以符箓驅使鬼神,卻病延年之方術。道教中之思想,有可注意者,則道教中至少有一部分人,以為其所作為,乃欲戰勝天然。蓋有生則有死,乃天然的程序,今欲不死,是逆天而行也。至於以符箓驅使鬼神萬物,更為欲戰勝天然。葛洪曰:

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使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對俗》,《抱樸子》卷三,《四部叢刊》本,頁一)

俞琰曰:

蓋人在天地間,不過天地間一物耳。以其靈於物,故特謂之人,豈能與天地並哉?若夫竊天地之機,以修成金液大丹,則與天地相為始終,乃謂之真人。(《周易參同契發揮》卷三頁十八至十九,《道藏》六二五)

又引《翠虛篇》雲:

每當天地交合時,奪取陰陽造化機。(同上卷五頁四)

“竊天地之機”,“奪取陰陽造化機”,“役使萬物”,以為吾用,以達吾之目的。此其注重權力之意,亦可謂為有科學精神。嘗謂科學有兩方面,一方面注重確切,一方面注重權力。惟對事物有確切之知識,故能有統治之之權力。道教欲統治天然,而對於天然,無確切的知識,(雖彼自以為有確切的知識)故其對於宇宙事物之解釋,不免為神話;其所用以統治事物之方法,不免為魔術。然魔術嘗為科學之先驅矣。Alcemy為化學之先驅,而道教中煉外丹者,所講黃白之術(即煉別種物質為金銀之術)即中國之Alcemy也。桑戴延那謂科學與神話之分,不在其價值,亦非科學之研究,需要較大的天才。科學與神話之分,在於神話歸結於不可實驗之觀念;而科學則歸結於規律或概念,此規律或概念,可於吾人經驗中實驗之。(G.Santayana:Reason in Science,頁八至九)王充以為吾人之知識,必須在吾人之經驗中能實驗者方真;吾人謂王充為有科學精神者以此。王充之學說,與陰陽家立於反對地位;然吾人不妨謂其同有科學精神。蓋一則注重確切;一則注重權力也。

由上所述觀之,則至北宋之初,思想界各方面之發展,均已至相當之程度;各派思想之混合,亦已有相當之成功。惟待有偉大的天才,組織整齊的系統。如演戲然,至北宋之初,戲台設備,均已就緒,所待者惟名角之登場耳。


[1] 或雲:皮日休《文中子碑》,謂文中子高弟子有薛收、李靖、魏征、李勣、杜如晦、房玄齡,則以唐人說當代時,未必遂為文中子後人所欺。(《皮子文藪》,《四部叢刊》本,卷四頁五十)案皮日休後文中子“二百五十余年”(《文中子碑》中自言)其言文中子,如今人談清初時事,非無錯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