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

一 【天台宗之《大乘止觀法門》】

陳隋間,智顗為又一派佛學之大師,世稱智者大師。智婽居天台山,故此派世稱為天台宗。此宗以《法華經》為本經,故世又稱為法華宗。此宗以慧文為第一祖,慧思為第二祖,智婽為第三祖。智婽為此宗之發揚光大者,其著述亦極多。但其所說,多為修行之方法,不盡有哲學的興趣。《大乘止觀法門》一書,相傳為慧思作。然其書引《起信論》。慧思之時代,不及見《起信論》,故知非慧思作也。其書中又似受唯識宗及華嚴宗之影響者,當系唯識宗華嚴宗盛時天台宗人之所作也。(此陳寅恪先生說)今取此書,以見唐代天台宗之佛學。

(一)真如、如來藏

宇宙之全體,即是一心,此心名為真如,又稱為如來藏。所以名為真如者,《大乘止觀法門》雲:

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為體。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然彼虛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凈心為體。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凈心,復名真如也。(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二)

所以名為如來藏者,《大乘止觀法門》雲:

如來藏體,具足一切眾生之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然此一一眾生性中,從本已來,復具無量無邊之性。所謂六道四生,苦樂好醜,壽命形量,愚癡智慧等,一切世間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凈法。如是等無量差別法性,一一眾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義故,如來之藏,從本已來,俱時具有染凈二性。以其染性故,能現一切眾生等染事;故以此藏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復具凈性故,能現一切諸佛等凈德;故以此藏為出障法身,亦名性凈法身,亦名性凈涅槃也。(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七)

此心“體具染凈二性之用,能生世間出世間法”,(《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四)一切諸法,凡所有者,其性皆“藏”於此心中,故此心有“藏”之名也。

“以其有染性故,能現一切眾生等染事”,“性”與“事”之區別,極可注意。依佛學所用名辭言之,則性為體;有體即有用;此體依用所現之相,即事也。依現在哲學中之術語言之,則事即具體的事物,為現實;性則其潛能也。性現為事,即潛能現為現實也。依此所說,則吾人本心中不但有一切所謂好的諸事物之潛能,且有一切所謂惡的諸事物之潛能,所謂“如來之藏,從本以來,俱時具有染凈二性”也。惟因本心中原有一切染凈之性,故可有一切染凈諸事。此對於人性之二元論,乃天台宗所特有之見解,下文另詳。(見下第七目)

此心雖“包含染凈二性,及染凈二事”,所藏雖多,而卻能“無所妨礙”。(同上)自一方面言之,此心中可謂為空,可謂為無差別;自又一方面言之,其中又可謂為不空,可謂為有差別。《大乘止觀法門》雲:

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然此藏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蓋無差別之差別也。此義雲何?謂非如泥團具眾微塵也。何以故?泥團是假,微塵是實。故一一微塵,各有別質。但以和合成一團泥,此泥團即具多塵之別。如來之藏,即不如是。何以故?以如來藏是真實法,圓融無二故。是故如來之藏,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如一眾生世間法性,一切眾生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是如來藏全體也。(卷二,《大藏經》卷四六頁六四八)

如來藏之包含一切法性,非如一束草之包含其束中之眾草;蓋每一法性,即是如來藏全體也。如來藏對於其所包含染凈諸性之關系,非全體與部分之關系,每一部分即是整個的全體也。故如來藏中,雖具一切諸性,而無多性之別。就此方面言,則“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然就其具一切諸性,能現一切諸事而言,則如來藏中亦有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