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經學(第4/9頁)

子思蓋言六經垂教,三重立法,皆區區從權立法之末事,非孔子神明之意。尚有諸天,元元無盡,無方,無色,無香,無音,無塵。別有天造之世,不可思議,不可言說者。此神聖所遊,而欲與群生同化於天天,此乃孔子之至道也。天造不可言思之世,此必子思所聞之微言,而微發之於篇終,以接混茫。(頁四十六)

《中庸》末句引《詩》雲:“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康有為以為此即說“天造之世”。蓋人治極規之上之另一更高境界也。

三 【譚嗣同】

參與康有為立教變法之運動,而其思想亦足自立者,有譚嗣同。譚嗣同,字復生,湖南瀏陽縣人。參與當時立教變法之運動。戊戌政變被害,年三十三。譚嗣同在經學方面,雖不及康有為之煊赫有建樹;而在思想方面,則所著《仁學》發揮大同之義,較康有為為精密。譚嗣同雲:

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仁學》,鉛印本,頁二)

譚嗣同之思想,蓋雜取諸方面而糅合之。其中雖不免有不能融貫之處,然要不失為其時思想界之一最高代表也。

(一)仁與“以太”

譚嗣同之講仁,亦即發揮程明道王陽明“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之說,而以所聞西洋科學,即當時所謂格致之學中之新說附入之。譚嗣同雲:

遍法界,虛空界,眾生界,有至大,至精微,無所不膠粘,不貫洽,不筦絡,而充滿之一物焉。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聲,口鼻不得而臭味,無以名之,名之曰以太。其顯於用也,孔謂之仁,謂之元,謂之性。墨謂之兼愛。佛謂之性海,謂之慈悲。耶謂之靈魂,謂之愛人如己,視敵如友。格致家謂之愛力,吸力。鹹是物也。法界由是生,虛空由是立,眾生由是出。(《仁學》頁三)

以太即物理學中所謂ether之音譯。譚嗣同以之為“原質之原質”,(詳下)又為一個體的物之所以能聚為一個體,一團體的物之所以能聚為一團體之原因,亦即此物之所以能通於彼物之原因。譚嗣同雲:

以太之用之至靈而可征者,於人身為腦。……於虛空則為電,而電不止寄於虛空,蓋無物不彌綸貫徹。腦其一端,電之有形質者也。腦為有形質之電,是電必為無形質之腦。人知腦氣筋通五官百骸為一身,即當知電氣通天地萬物人我為一身也。(同上)

孔所謂仁,亦即以太之用。譚嗣同雲:

仁不仁之辨,於其通與塞。通塞之本,惟其仁不仁。通者如電線四達,無遠弗屆,異域如一身也。故《易》首言元,即繼言亨。元,仁也;亨,通也。苟仁自無不通,亦惟通而仁之量乃可完。由是自利利他,而永以貞固。(《仁學》頁四)

此言即程明道所說“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一段之意。(參看本篇第十二章第二節第七目)《易》言:“乾元亨利貞;”譚嗣同亦以以太之用釋之。

(二)有無與生滅

譚嗣同又以為一切物皆為化學中之原質所聚合而成,故一切物皆無自性。譚嗣同雲:

彼動植之異性,為自性爾乎?抑質點之位置與分劑有不同耳。質點不出乎七十三種之原質。某原質與某原質化合,則成一某物之性。析而與他原質化合,或增某原質,減某原質,則又成一某物之性。即同數原質化合,而多寡主佐之少殊,又別成一某物之性。紛紜蕃變,不可紀極。……然而原質則初無增損於故也。(《仁學》頁十)

原質之質為以太。譚嗣同雲:

然原質猶有七十三之異;至於原質之原,則一以太而已矣。一故不生不滅。不生故不得言有,不滅故不得言無。(同上)

依此言之,則以太又為萬物之質因(如亞裏士多德所說質因),而非只如上所說矣。以太不生不滅,譚嗣同雲:

不生不滅有征乎?曰,彌望皆是也。如向所言化學諸理,窮其學之所至,不過析數原質而使之分,與並數原質而使之合。用其已然而固然者,時其好惡劑其盈虛而以號曰某物某物,如是而已。豈能竟消磨一原質,與別創造一原質哉?(同上)

以太不生不滅,原質不增不損,故宇宙間但有變易,而無存亡。譚嗣同雲:

有無者,聚散也,非生滅也。……王船山之說《易》,謂一卦有十二爻,半隱半見。故大易不言有無,隱見而已。(《仁學》頁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