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儲位之爭波及內廷(第5/7頁)

“陛下仁德所致。”二相哪敢居功?

“朕確有功勞,但也少不了你們。”李世民舉酒獨酌,似有無限感慨,“細細想來,貞觀以前從朕平定天下周旋艱險者,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後盡心於朕,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大唐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唯魏徵而已!”

魏徵拱手施禮:“陛下過譽,臣不敢當。”

李世民卻越發誇贊:“德才冠世功勞赫赫,古之名臣何以復加?在座臣工共同舉杯,敬二位宰相。”

昭和樂再度響起,文武群臣乃至魏王、晉王一齊舉杯,魏徵實在盛情難卻,只得陪房玄齡一起把酒喝了。他久病之身,一杯酒下肚越發覺得胸悶氣短,昏花迷離的視線也越發模糊,還沒緩過這口氣來,又聽李世民道:“來人呐,賞賜二公。”

陳玄運早已備妥,捧出兩把佩刀——這是兩把黃金佩刀,有三尺多長,瑞錦結襻,朱紅流蘇,刀鞘上各鑲一顆寶石,還有禦筆題寫的贊頌之辭。這樣精美的刀當然不能用於廝殺,而是象征榮譽,以後在滿朝官員面前身配禦賜的黃金佩刀,將是何等榮耀?

君王有賞就再不能坐著不動了,魏徵跪爬離席,雙手接過金刀,只覺刀身沉重,難道並非鎏金,這整口刀皆是用黃金打造?房玄齡也接了金刀,兩人再三叩拜謝恩。

李世民心血來潮:“帶上,讓朕和文武群臣們看看。”

二公皆非喜好炫耀之人,但君命不可違,房玄齡立刻佩戴起來,魏徵手腳不便,是陳玄運幫忙將刀掛在了腰間。

“賢臣良相配上金刀,更顯凜然之色。”李世民欣然一笑,把玩著手中酒杯,隔了片刻又呼喚魏王,“青雀,聽說你那部《括地志》即將修成?”話題微妙地繞個圈子,又回到李泰身上。

“回稟父皇,《括地志》共五百五十卷,今已成書五百卷,詳述天下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三千五百五十一縣,各處山川地貌、風土人情、歷代沿革、兵要地志無不囊括其中。兒臣不敢斷言前無古人,但此書修成必會對父皇治理天下有裨益。”李泰博聞強記娓娓道來。因為肥胖的緣故,他一雙本來不小的眼睛擠成了兩道縫,總是笑眯眯的感覺,這相貌固然難言英俊,卻顯隨和親切,“兒臣隨身帶了一本,正想請父皇禦覽。”

陳玄運接過書卷呈獻上來,李世民手撚龍須仔細瀏覽,竟然拍案盛贊:“我兒功勞不小!”

“為臣為子理當如此。近來國事繁忙,孩兒常慮父皇身體,修成這部書或可減輕父皇一些操勞,就當是孩兒一點兒孝心吧。”這點兒孝心也太大了吧?李泰不僅學識好,嘴巴之甜也是旁人莫及。

魏徵冷眼旁觀,一直在靜候插言之處,聽李泰說《括地志》即將修成,隨即有了辦法:既然書將修成,那就不必再遙領都督,可以去相州上任了吧?

想至此剛要開口,卻又被李世民搶了先:“好!為父感念你這片孝心……”說著他伸手右臂,拉住身邊晉王李治的手,又道,“為父真的是有些老了,越發思念你們母後,有你們常伴身邊心情才好些。前幾年還曾籌劃再立皇後之事,現在朕也想開了,後宮未必一定要有女主,有你們這些孝順的兒子在身邊,朕就知足了!”

魏徵的嘴被堵了個嚴嚴實實——皇帝的話雖然是跟倆皇子說的,但暗示得很明確,因懷念文德皇後,皇後嫡子一律不離京任官,而且他表示不再考慮立後之事。立後也是群臣力阻的,現在皇帝退一步,那群臣是不是也該退一步?不要逼君過甚!

群臣都聽懂了皇帝的弦外之音,臉上雖帶微笑,心裏卻如同開了鍋——魏王留京已成定局,看來聖上打算廢立太子的這層窗紗已經捅破。

所有人都緘默不語,只有李世民洪亮的嗓音縈繞堂上:“青雀,助你編書的文學館之士可在府中?”

“聖駕降臨,焉敢不奉?都在偏院之中候旨。”

“把各位學士請過來,朕要賜他們一杯酒喝。”

“是。”李泰甚喜,肥碩的身軀竟毫不費勁蹦了起來,親自跑去傳令。不多時院中濟濟,十幾位學士以及府中幕僚向皇帝跪拜施禮,他們品階不高,不敢登堂入內。

一直乖乖坐在父親身邊的晉王李治看得分明,著作郎蕭德言也在其中,忙奏請:“父皇,蕭公曾教我讀書,也算孩兒的老師,別讓他老人家在外面跪著了。”他嗓音輕柔,還有些害羞,說得磕磕巴巴;但群臣聞聽此言無不點頭——晉王真是個善良老實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