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勵精圖治 第七節(第4/6頁)

“一旦計劃推行,我將向陛下推薦元度為工部屯田司郎中,毅夫為屯田司員外郎,主要負責移民開發事務。民屯軍屯,一應總之。元度精細謹慎,毅夫沉穩至公,必能為大宋日後的盛世,定下堅實的基礎。”石越注視蔡卞、唐棣二人,目光中充滿了期望。

蔡卞與唐棣微微一笑,心中也甚是激動,特別是蔡卞,不過二十歲出頭,一旦升了屯田司郎中,就是正五品下的朝廷大臣,服緋帶銀,其任命也將由尚書省政事堂發出,而不再歸於吏部管轄——許多人在官場上沉浮一生,也未必能跨上五品這道坎,他當真稱得上青雲直上了。唐棣對於蔡卞居於其上,倒也並不介意。他與蔡卞同年進士,蔡卞名次便在他上,後來一同協助軍器監改革,蔡卞的能力他也是親眼目睹,知道遠在自己之上。因此石越不推薦與他關系親密的自己,而是推薦蔡卞為屯田司郎中,寄以重望,唐棣反倒覺得石越有識人之明。當下二人齊聲說道:“必當竭盡所能。”

蘇轍目光在《天下郡縣圖》上停留良久,悠悠說道:“子明,我自然全力助你此事。但是此事要通過朝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尚書省韓、呂二相,馮、司馬二參政不首肯,眾給事中不同意,皇上不下定決心,終究只能是紙上談兵。”

“子由說得甚是。萬事剛剛開始……”

“去說服司馬君實吧,若能說服司馬君實支持你花這筆錢,那麽以馮參政與子明、君實的交情,自會同意。呂吉甫相公雖然態度難料,但他是樂於生事的人,未必會很反對。韓相公也不能說服——如此,至少能取得尚書省的同意。”

石越苦笑著點點頭,他也知道司馬光是必須要說服的。但是這件事情,卻必須先讓皇帝知道,這政治上必須做出的姿態。他需要皇帝對於他的計劃有一種參預感。

熙寧八年重陽佳節。

此時大宋朝野所關注的焦點,毫無疑問是遼國已經漸漸明朗的內戰與即將開始的省試。遼主耶律浚控制了中京道、東京道、南京道等遼國最富庶的地區,以大義之名,舉兵十五萬,準備進攻占據上京的耶律伊遜。但是為了防止宋朝趁火打劫,以及遲遲不肯表態的西京留守楊遵勛,耶律浚不得不分兵十萬,監視這兩股勢力。而耶律伊遜則在上京道糾集了約八萬契丹軍、十二萬各部族軍隊,指責耶律浚弑父,另立了一個叫耶律阿剌的三歲宗室為君,自稱總北、南樞密院事兼天下兵馬大元帥,與耶律浚對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方勢均力敵,耶律浚控制的三京道內,有不少耶律伊遜的死黨,以及懷疑耶律浚弑父而心懷兩端的人,他還要擔心著宋朝與楊遵勛的進攻、東京道諸蠻族的叛亂;同樣,耶律伊遜部下,不僅有許多部族完全是被脅迫、或被引誘而來,而且也有許多的契丹貴族,心裏向著耶律浚,卻不得已而臣服於耶律伊遜。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都不敢冒然接戰——耶律浚擔心一旦遠離中京,楊遵勛就趁機攻其後背,腹背受敵;而耶律伊遜卻也不敢遠離上京,他擔心自己一走,上京立即就被同情耶律浚的人控制,到時候只怕二十萬部下會作鳥獸散。

雙方都希望楊遵勖的態度能夠明朗化。現在楊遵勖已經被耶律伊遜封為楚王、北樞密使,而在耶律浚這面,也已經是宋王、北樞密使。與此同時,從西夏到宋朝,都不斷有使者來往於西京大同府,遊說楊遵勖歸附,西夏太後開出的價碼是代王、中書令、都統軍;而趙頊的許諾則是排名第一的泰寧節度使、中書令、世襲衛國公。但是無論怎麽樣,楊遵勖就是不肯表態,只是操練士卒,征集糧草,勤修武備。若非覺得過於不可思議,簡直讓人懷疑他也想插上一腳,自己做遼國皇帝。

而大宋國內,三年一度的大比也拉開了序幕。趙頊一面下令邊境修繕守備,監視遼國的動向,同時下令諸作坊大批量生產霹靂投彈,軍器監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一面不得不暫時轉移一部分目光,來關注省試的公平進行。但是最讓趙頊關注的,卻還是蘇轍與石越共同提出來的一個龐大計劃,這個計劃說到底,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一、從黃河以北諸路、四川移民五十萬丁(戶)至荊湖北、南路,廣南東、西路。整個計劃分五年進行:第一年移民五萬丁(戶),主要是荊湖北路南部地區;第二年移民十萬丁(戶),主要是荊湖北、南路;第三年移民十萬丁(戶),主要是荊湖北、南路、廣南東路;第四年移民十二萬丁(戶),主要是荊湖北、南路、廣南東、西路;第五年移民十三萬丁(戶),主要目的地荊湖北、南路、廣南西路(包括崖州)。如此,第一年的移民計劃,最低投入是三百萬貫;第二年、第三年則是六百萬貫;第四年是七百二十萬貫;第五年是七百八十萬貫。這個計劃中,還包括軍屯的計劃,計劃在五年內,調撥十五萬被裁汰的廂軍,進駐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