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勵精圖治 第八節(第4/6頁)

九月十五日,民間對此事的關注幾乎已經超過了省試與遼國內戰,眾多在京參加省試的舉子也是非常的關心此事——特別是籍貫在湖南四路與北方諸路、四川諸路的舉子在考生中占多數的情況下,此事更理所當然使他們關注,這中間畢竟牽涉到巨大的利益。

終於,到了九月十六日,大宋朝廷再也無法坐視了,為了安撫已經動搖和將要動搖的軍心民心,在石越的主動請求下,皇帝親自擬寫了《安民詔》,向天下臣民宣布,《蘇石奏折》所敘內容只是朝廷的一種討論,朝廷並無實施之意圖;而裁軍雲雲,更是無稽之談。

這份《安民詔》由各大報開出頭版整版轉載,總算是暫時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石越則在《皇宋新義報》發表署名文章《貨幣乘數效果》,指出貨幣只有進行流通,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由此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經濟思想。因為石越始終是學術宗師,因此這篇文章一面世,就引起了各大學院、書院的關注,各《學刊》紛紛討論石越的基本觀點:政府投放或收回一單位基礎貨幣,即能取得倍數之效果,故政府支出能帶動整體的經濟活動,導致社會財富的增加。石越的這一理論非常的粗糙,他畢竟沒有受過經濟學之專門教育,當時的錢莊也無後日商業銀行之影響。但饒是如此,對於當時的精英來說,也是巨大的沖擊。不過絕大部分的人,則被石越的所舉的例子給完全繞暈了——石越在文章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假設修路,朝廷給農夫十文錢,農夫吃飯、穿衣各用五文,則十文錢有二十文之效果;糧食店、裁縫店各得五文,其中要又要支持成本、制作、運輸等等環節之支出,則十文錢的效果又會產生相應的倍增……如此,朝廷若將十文錢收在府庫,則始終是十文錢,若將其花掉,便能使整個天下得利,產生遠遠超出十文的效果,這些效果又可以通過稅收等手段為朝廷收回,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

對於“貨幣乘數效果”,無法理解者,則斥之為詭辯——因為他們一時間也無法想出道理來駁斥;而許多傑出之士,則感到眼前一亮,似乎發現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呂惠卿府。

“石越真奇材也。”呂惠卿手裏拿著一份《皇宋新義報》,感嘆道:“我本以為他提出那樣大的計劃,只是一時失算,誰知背後竟有大文章。自古以來,都以節儉為尚,不料花錢也有這等妙處……王介甫見到這篇文章,必然贊嘆。”

“在下卻不以為然。”安惇的笑容中,帶著幾分不屑。

“哦?”

“石越說的東西,一則難以證明,二則會敗壞風俗。試想這不是鼓勵人君亂花錢嗎?自古以來,窮奢極欲、大肆花錢的君王又豈在少數?若依石越之說,豈不是個個都要國富民強了嗎?”

呂惠卿微微一笑,卻不答話。他自是知道古時暴君窮奢極欲,卻是廉價役使百姓,百姓困於生死之間,與石越所說全然不同。但是既是批評石越,他卻沒有必要去為石越辯解。

安惇見呂惠卿神態,以為是默認他的話有道理,頓時大受鼓舞,又語帶譏刺的說道:“石越也是想學王介甫相公不加稅而財賦足,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皇上厚德,生性節儉,又豈會受他鼓惑?”

呂惠卿笑道:“處厚所說的確有道理,但是眼下皇上所關注的,只怕還是唐坰是如何知道那份奏折的。”

“據開封府的消息,唐坰與《諫聞報》的編輯,都一口咬定消息來源是匿名,連他們也不知道確切之消息。據此分析,若非唐坰說的是真話,則是提供消息者的背景非同尋常。”呂升卿插話道。

“知道此事的朝廷大臣,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是石越那裏泄露,想來……”安惇意味深長的說道,一面望了呂惠卿一眼。其實他心中,甚至在懷疑這件事是呂惠卿做的。

呂惠卿從容放下報紙,有意無意的“嗯”了一聲,淡然道:“石越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實在不可能。最多是門客親友泄露……”

“只是唐坰與石越向來交惡,他不肯招供,情理上卻又頗說不過去。”安惇皺眉道。

“越是如此,越是值得懷疑。”呂升卿高聲嚷道,“或許唐坰真不知情,倒是被人一起耍了。”

安惇心中直罵呂升卿是個草包,唐坰並非草包,豈會隨便發一些匿名的東西?必是背後之人他惹不起,而又知道朝廷的處罰,重也重得有限,所以才拼命抵賴。想到此處,他又懷疑的望了呂惠卿一眼,見他從容淡雅,一臉超然,但是不知為何,安惇怎麽想怎麽覺得和呂惠卿有關……但當此之時,他要想青雲直上,卻是需要和呂惠卿互相利用,縱是懷疑,也不會說出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