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撫陜西 第三節(第5/6頁)

石越與李丁文聽到富弼的這番分析,不由暗自嘆服。

“因此,若子明你處處小心謹慎,堤防這,堤防那,你越怕惹疑忌,皇上就越是要疑你。因為皇上就是在懷疑你認為皇上在疑你。自古以來,君臣之間,最難善始善終。因為每個皇帝有不同的才華與性格,你若以為韜晦便能讓皇上信任你,那你便是大錯了。大丈夫,要審時度勢,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所以,老夫才不憚禦史彈劾,大張旗鼓迎你入城。一來讓朝廷知道你的聲望,二來釋皇上之疑。至於那些猜忌你子明太年輕太能幹的人,不管他是誰,子明你都管不了,也不用管。因為這種猜忌,你怎麽樣都躲不掉的。你只要讓皇上放心你就行了,因為只要皇上在一日,皇上就不會怕你能幹,不會怕你年輕,皇上就怕你不能幹不年輕!”富弼若有所感的嘆道:“——這個道理,老夫用了近十年時間才明白過來。”

石越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向富弼行了一禮,謝道:“晚輩謹受教。”

富弼微笑受了這一禮,又道:“但所謂過猶不及。子明你亦不必刻意張揚。老夫替你張揚,與你無關,你受了便是。若是你自己,謹慎慣了的,如今要反其道而行之,也不可以太過了。凡事皆須適度。這個就要看你自己去把握。”

“是。晚輩理會得。”石越自從回到宋朝以來,還從未對人如此恭敬過。連李丁文都正襟危坐,認認真真的聆聽富弼的建議。

“方才我又說皇上又怕你立場過於堅定,子明可知道是為什麽?”

“還請韓公賜教。”

“原因亦很簡單,皇上怕你步王介甫的後塵。”

“這?從何說起?”

“子明你若立場過於堅定,兩宮太後,子明你敢保證你不會至少得罪一位?”富弼含笑問道。

“這……”石越與李丁文已經明白了八九分了。

“皇上日後還要倚重你改革圖強,王介甫為兩宮太後所不喜,於是反對者更加堅定。前車之鑒,皇上豈可不防?這種爭權奪位的旋渦,但凡沾上了,要不樹強敵,除非是強敵全死了。但是偏偏皇上要做仁愛之君,這些人最終絕不會如何。若子明你立場過於堅定,到時候就會招人忌恨,於改革圖強之大業,頗有妨礙。這是皇上一生志向所寄,皇上卻是會要盡量避免的。”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晚輩可謂茅塞頓開。”

“老夫宦海沉浮幾十年間,做過三朝皇帝的臣子,至今也不是很懂帝王的心思。不過此次身在局外,反倒看得格外清晰。子明與潛光先生皆是不世出的人傑,切不可當局者迷。朝中之事,子明不妨暫且丟到一邊,看看皇上怎麽樣運籌帷幄。子明不如好好想想,怎麽樣在陜西路做出政績來,讓關中這個天府之國,重現汊唐風采。到京兆府後,子明就會知道,陜西路安撫使雖然位高權重,但是本朝最難治理的一路,也就是陜西路了。內政不修,邊患頻頻,以範文正公之英材,成績亦非常有限。老夫希望子明能給大宋帶來一個驚喜……”

“此事還要向韓公請教……”

同一天。汴京。

昌王府。

王府中一片忙亂,自王妃以下,沒有人想到,皇太後竟然會親自前來“探病”。

“你們不必亂了,哀家不過看看自己的兒子而已。”高太後望著一臉驚慌的跪在自己面前的昌王妃,淡淡的吩咐道:“你帶哀家去。”

“這怎麽敢?臣妾已經讓人去喚大王了。”昌王妃膽怯的垂下頭來,不敢直視高太後。

“怎麽?你連哀家的話也不聽了麽?”

“臣妾不敢。”

“那你前面帶路。”

“是。”昌王妃心驚膽戰的領著高太後,向趙顥的“病房”走去。高太後一向寵愛趙顥,而且對於立長君似乎也抱著一種默許的態度,甚至還會不經意的放任趙顥去做一些事情。但這次趙顥裝病,卻是高太後所“不知道”的。而且高太後突然來“探病”,究竟打的什麽主意,也讓人大費思量。

昌王妃故意領著高太後在昌王府內多繞了幾道彎,才到了趙顥所住的精舍。

趙顥早己由兩個仆人攙扶著,跪在門口等候。高太後見趙顥雖然臉色蒼白,眼窩深陷,神情憔悴,但是一雙眸子卻依然炯炯有神,心中暗暗嘆了口氣。她徑自進屋,在一張椅子上坐了,柔聲說道:“讓昌王進來,哀家要和他說幾句話。”

“是。”不多時,趙顥被扶了進來。病怏怏的說道:“母後。”

高太後點點頭,向內侍、宮女與王府下人說道:“你們都出去吧。”

“是。”瞬間,所有的人都退出了精舍。

高太後打量著跪在自己面前的趙顥,溫聲道:“你的病可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