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安撫陜西 第四節(第2/6頁)

富弼欠身道:“臣傍晚方到汴京,便由萬勝門悄悄入城,此事卻是不知。”

文彥博見皇帝目視他,忙說道:“高麗二王在遼東為耶律信所敗,遣使來華,請大宋相救。使者提出三個要求:其一,請大宋出兵燕雲或者對遼國施加壓力,防止契丹人在開春後反攻高麗;其二,請大宋停止向契丹賣武器,特別是震天雷,同時以更優惠的價格賣給高麗可裝備兩萬軍隊的武器、盔甲、以及震天雷,並允許高麗國用來五年時間來償還這筆債務。其三,請求大宋海船水軍派軍駐紮江華島等高麗港口……”

“且慢。”富弼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問道:“高麗請大宋駐軍?江華島在何處?可有高麗地圖?”

“薛奕曾經進獻一副不太詳細的高麗地圖給樞密院。江華島之位置,大約在高麗的開京與揚州之間,與禮成江隔海相望,是開京出入東海之門戶。”

“這……”富弼愕然道:“文樞使的意思,是說高麗國請大宋在其咽喉之地駐軍?”

不僅僅富弼,連呂惠卿、司馬光、韓維都覺得匪夷所思。高麗國王莫非老糊塗了?

文彥博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

“為何?”

“我問過唐康與秦觀。二人的觀點,是以為這是高麗國宣王王運因為遼東失利,在國內陷入危機,希望可以借大宋之駐軍以自固。若大軍在江華島附近駐軍,則必然可以威懾其國內的反宋勢力,而只要高麗國持親宋之國策,則王運之位置就會非常鞏固。本來此事當先問薛奕、張商英與蔡京之意見,但是此事只怕不能久拖,久拖恐高麗國倒向遼國,反壞大事……”

“朕亦問過王賢妃,所言亦大抵如此。朕揣測高麗國之意,無非有二,其一是借此向遼國宣示其與大宋之關系;其二是王運要借大宋之軍威自固。”

文彥博道:“陛下所言甚是。臣亦以為此事於大宋有利無弊。大宋海船水軍巡弋於杭州與高麗之中,在高麗有一個海港軍營,甚有好處。唐康與秦觀又進言,道高麗之東,與倭國之間,有一大島,若海船水軍能扼據此島,太平無事,可以據此補給;一朝有事,東可進攻倭國,西可割斷高麗與倭國之聯系,抄掠高麗之後方。此事高麗有求於我,不防借機向高麗索要此島,只說維護高麗與倭國之間航路安全所必須便是。”

“富公,公之意見如何?”

富弼思慮了一會,緩緩說道:“臣以為兩國之交,以利害為先,信義次之。高麗與大宋,無論從利害上看,還是從信義上看,都不能棄之不顧。其若親宋,則遼國有腹背之患,此即國之大利。因此臣以為,使者之請,可以答應一部分。出兵燕雲自是不行,但遣一使者往遼,請遼國息兵,自無不可。至於武器,臣以為可以賣武器不可以賣盔甲,若把高麗國武裝起來,日後他要背信棄義,則是養虎成患。因此若其一定要買,可以賣紙甲與皮甲,鐵甲我大宋自用尚且不夠,哪有多余的賣給他們?至於駐軍,不妨許諾之。東方海島,我巍巍大國,不好乘人之危,強要他的,不如便用一千枚震天雷買下他的島,高麗國王必然心喜,亦不使大宋背上乘火打劫的惡名。”

趙頊卻有幾分心疼,道:“區區一海外荒島,似值不得這許多。朕以為八百枚震天雷便夠了。停止出售給遼國震天雷,卻是不行。若不賣給遼國震天雷,遼國焉能賣給大宋馬匹?”

“陛下英明。”富弼此時侃侃而談,早就把當年奉勸皇帝“二十年不談兵事”的立場拋到了九霄雲外,“惟遼國亦虎狼之邦,難言信義。臣在洛陽,亦耳聞遼人戰績,遼主亦可稱英主。將震天雷賣給遼人,一要防他仿制,二要防他有朝一日,用來對付我大宋。”

呂惠卿笑道:“韓國公不必擔心,此事朝廷早已防到。只是遼人若不知道火藥配方,要仿制也是千難萬難。”

趙頊也微微笑道:“蘇頌與沈括前幾日上表,道兵器研究院將於二月初一再次試驗新武器,威力巨大,遠勝震天雷與霹靂投彈。若試驗成功,則開封城墻就需要改建了。朕打算到時候擴建開封城,把白水潭一帶,括入城墻的保護當中。不過眼下,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先解決了。”

他此言一出,眾人皆知終於談到正題,盡皆肅然,屏聲靜氣的聽皇帝說話。

“數日以來,朝廷中請立儲君的呼聲不斷,而其中頗有可玩味者。”趙頊淡淡的說道,一面指了指旁邊一個堆滿奏章的案子,“不到十天時間,朕這裏請立儲君的奏折共計有八十二份。壓力不可謂不大。”

呂惠卿見皇帝的目光移到自己身上,忙接過話來,道:“這八十二份奏折中,分別有兩種用詞,一種是請皇上早立太子,一種是請皇上早立國儲。”眾人雖然早知道要談的內容,聽到這裏,心中還是盡皆凜然。“太子”與“國儲”,含義並不相同,太子自然是國儲,但國儲卻未必是太子,故凡請皇帝立太子的,十之八九,必然是不明真相的朝臣,不過為了國家社稷考慮,進此忠言;而請立“國儲”的,其用心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