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面如田字非吾相 第四節(第4/6頁)

她以一種女性的直覺,相信樸彥成的新任命絕對不是那麽簡單的,但是,無論她如何絞盡腦汁,卻也猜不透背後的玄機。

“哎!”金蘭不由嘆了口氣,卻見一個婢子領著管家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那管家見著金蘭,便慌慌張張地說道:“不好了,夫人,出事了!”

“嗯?”金蘭皺了起眉頭。

那管家連忙細稟道:“小的剛剛聽說,朝廷派了中使去大名府,差人打聽了,還有兩個禦史隨行……”

“什麽?!”不待他說完,金蘭臉已沉了下來,“快,備車,去學士府!”

因為唐康的案子,唐府上下幾乎已成驚弓之鳥。聽到朝廷派人去大名府鎖人,而且竟然是中使與禦史一同出動——如此大的陣仗,人人皆不免疑心是唐康的案子有了什麽反復。金蘭在石府門前下了馬車,等不及通傳,便不管不顧往內院徑去。石府的下人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也不敢攔她,只得一面在前面引路,一面有人小跑著先去稟報。金蘭方進了中門沒多遠,便見阿旺帶著兩個婆子迎了出來。金蘭見著她,不待她行禮,便焦急地問道:“阿旺,哥哥嫂嫂可在家?”

阿旺從未見過金蘭如此失態,亦不知出了什麽事,只回道:“夫人去大相國寺還願去了,學士正在見客。”

“見客?”金蘭頓時愣住了,她雖然急得上火,卻到底也不敢在石府亂來,抿著嘴想了一會,又問道:“那侍劍呢?你去叫他來,我見他也是一樣。”

“是。”阿旺連忙應了,一面朝身邊一個婆子問道:“你知道侍劍在哪裏麽?”

“剛剛聽丫頭說他在花園給大娘做竹馬……”

“那你快去叫他到寒春廳來。”阿旺一面吩咐,一面對金蘭笑道:“請縣君先到花廳喝杯茶,即刻便叫侍劍過來。”

但侍劍卻並不在花園裏。

在熙寧十七年的時候,石府的規模,已經發展到整條學士巷都屬於石越的產業。這並不是石越有意“自汙”以避嫌忌,而只是不知不覺的“自然”擴張。

當時,宋朝官員的待遇優厚,宰相每月的俸祿便超過三百貫,石越不僅俸祿擬於宰相,更是比大部分的官員都要富裕。象當今向皇後的先祖向敏中,是真宗朝的名相,為官以清廉著稱,稱得上是兩袖清風,卻因為與當時另一個宰相張齊賢爭娶一個寡婦,而鬧得不可開交,直至驚動皇帝——其中原因亦很簡單,程頤曾經一語道破其中奧妙:只是因為這位寡婦有十萬貫的家產陪嫁!但是號稱有“度量”、為官清廉一介不取、稱得上位極人臣的向敏中,之所以貪圖這十萬貫的陪嫁,卻也是有原因的——雖然宋朝分家別居已成風氣,幾世同堂的大家族已經很少,但是大部分高級官員,往往還是要負擔整個家族的開支,如果加上往來迎送的必要應酬,這些高級官員不僅稱不上富裕,甚至還會顯得很拮據。而十萬貫,無論如何都是一筆巨款,相當於一個宰相三十年的薪水!向敏中後來很尷尬的被那位寡婦拒絕了這門婚事,倘若他能活到熙寧年間,必定會很羨慕石越——不說別的進項,單單是伐夏之後的賞賜,便有數十萬貫之巨!而且,石家算得上是人丁不旺,除了石起之外,沒什麽正兒八經的族兄族弟,更沒有一個巨大的家族需要奉養,花上幾千貫,便足夠安分守己的石起當個富家翁了。在熙寧朝的宰相中,能勉強和石越比一比的,也只有呂惠卿與馮京二人而已。

而石府的家業,初期本是由潘照臨和唐康打理的,梓兒入門之後,按照宋人的習慣,便逐漸移到了這位女主人身上,到熙寧十五年以後,便全是由梓兒和侍劍負責了。梓兒到底是出身商人家庭,貨殖之術倒是天生的本領,不聲不響之間,石府的產業已是越來越多。僅以學士巷的賜宅來說,園庭台榭,皆不足道,因為石越做過安撫使,又當過樞密副使,為了表彰文武並重之意,竟然還修了專門的校武場——不過,這地方幾乎常年閑置著,多數的時間,倒是給石蕤和她的玩伴們玩耍用。

然而今天,校武場中,平素空空蕩蕩的兵器架上,都插滿了貨真價實的兵器。刀槍劍戟,寒光耀眼。侍劍將削到一半的木馬藏在身後,瞪大眼睛,看著校武場上的較量。

這是難得一見的比武。

王厚使的是一柄軍中常見的斬馬刀,他的招數全是大開大闔,氣象嚴整,但每招每式,都顯得盛氣淩人,常常是以攻代守,甚至只攻不守。而另一方的何畏之,持的雖然也只是一杆軍中常見的紅纓槍,但他手中的紅纓槍,倒似一條毒蛇一般,走的全是陰柔詭異一路,每每攻擊的,都是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然而他雖然出招狠毒,但侍劍卻看得明白,何畏之只要遇到危險,手中的招式便馬上成了虛招,他的招式雖然讓人眼花繚亂,卻是九虛一實,多數反而是側重於防守,仿佛是在耐心地等待機會,便可給人致命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