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當年師友盡豪英 第五節(第2/2頁)

可是論及周家與李、柴兩家的關系,外人雖不知道,但周應芳心裏卻很明白,周家和柴貴友家最親,關系也最好;其次是柴貴誼家;至於和李敦敏府上,那不過是有往來而已。李敦敏之前一直在外地做官,雖然性格平易近人,在“石黨”中卻是少有的清廉,這可能也是司馬光會願意推薦他的原因。象平時周應芳送去的禮物,只要稍重一點,都會被退回。這次李敦敏出掌海外事務局,周應芳更是削尖了腦袋想和李敦敏搞好關系——他昨天還親自在渡口等了李敦敏回京的官船一個下午,但李敦敏只派了個老仆來道了個謝,便徑直去了驛館。

呂彰和李綰只知道李敦敏、柴氏兄弟與石越是布衣之交,只知道周家與李、柴二家沾親帶故,只見到李敦敏、柴貴誼紛紛高升,哪裏又能知道這許多內情?

但周應芳也不想拒絕二人。呂彰和李綰在太府寺任過職,被司馬光“重用”後,分別被提升為金部主事與倉部主事,大小也是個戶部的官員。周應芳要想與唐家爭奪對錢莊總社知事局的主導權,就免不了要盡可能的利用每一個與官府有關的資源。畢竟在這方面,周應芳有先天的劣勢,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他除了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之外,盡量縮小劣勢也是必要的。

因此,呂彰話雖說得吞吞吐吐,周應芳卻已一口應承下來,笑道:“二兄之意,弟已理會得。不過二兄須得容愚弟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