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 第三節(第2/5頁)

的確是比較倒黴的。

曾經在淩牙門當過都督的太府寺卿曾布曾大人,在去年上了一道奏章,朝廷於是再次重申了一些原有的“約束”,並加進了一些新的約束。

這些約束大概包括兩種事情。

第一種是雖然讓人感到麻煩,但還算無足輕重的事情。包括以更加嚴厲的軍令規定海船水軍將士家屬必須居住在宋朝本土,翊麾副尉以上的在海外私自納妾生子,母子皆必須送回國……諸如此類。

而另一種,則是看起來也許很有道理,但至少在這個時候的確給薛奕造成了極大麻煩的事情。這些約束包括虎翼第二軍實行輪戍制,其麾軍戰船、將士編成七個營,其中三個營駐守廣州,三個營駐守淩牙門,一個營駐守歸義城,三地每年必須有一個營進行輪換、每個營皆在海外駐守,不得過三年;類似的措施還包括虎翼軍將領不得兼任海外領地的都督,哪怕是暫代也不被允許;淩牙門與歸義城都督各自掌握的那只擁有七八十艘戰船、千余戰士左右的軍隊,無論何種情況,皆不受虎翼軍將領節制,反之亦然,只有廣州知州在緊急情況下才被允許調遣虎翼第二軍……曾布的奏章、朝廷的這些約束,目的只有一個:在封建南海的情況下,朝廷要加強對海船水軍的控制,以防止出現割據、擁兵自重的情形。

這原本是無可厚非的。雖然若是朝廷的約束早點下來,薛奕可能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三佛齊吞並丹流眉。但從道理上來說,朝廷雖然做出防範,但卻並未幹涉他的指揮權。保證了這一點,薛奕已經知足。

所以,如今的薛奕,只能自認倒黴。

他早已經料定,如若那位“鎮海侯”要發難,如若注輦國果然決定出兵幹涉,他們當然會選擇在六月到九月。東南信風,有利於注輦國的戰船東來,卻不利於大宋的海船南下。

但薛奕卻也沒有膽子公然違抗樞府的命令,接到使者的命令後,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部下,乘著東南風起,返回廣州。那些在發了一筆財後得以回國的部下倒是歡聲雷動興高采烈,卻是苦了薛奕。要求將這些兵力調回,他必須上表請求樞府準許,即便是得到樞府的命令,待廣州的戰船南下,最快也已經是十月份的事情了。

經過裁汰、整編、調防紹聖元年時,奉行精兵理念的虎翼二軍一共只有五千水軍,討伐三佛齊時,薛奕並未傾巢出動,但也帶了大部分的主力,但如今,他能動用的兵力,只有二千一百水軍,二百多艘大小戰船。薛奕此刻不由得不生出後悔——他原本是可以將虎翼二軍擴充至一萬人的。

而更倒黴的是,權淩牙門都督謝本中,上任不滿一年,居然染病不治,幾天前一命嗚呼。等到薛奕的表章到了汴京,再由朝廷討論任命新都督,若十月份新都督能到,薛奕都要謝天謝地。而按朝廷最新的敕令,都督出缺,則由監察禦史暫攝其職——如今這一任的監察禦史,喚作陳克莊,雖然大抵來說,監察禦史被打到淩牙門來,那自是算不上什麽好差遣,但這位陳察院卻依然是出了名的不知變通、心胸狹小。他原就與蔡確、狄谘、薛奕們不太對付,而討伐三佛齊時,為了機密行事,又沒有事先告知他,結果可想而知,他憤而上章彈劾薛奕等人未果,對薛奕們也更加懷恨。原本薛奕也並不在乎他,但不料如今他卻大權在握——陳克莊暫攝都督之時當日便特意來拜會薛奕,當面告訴他,若注輦國果然東犯,亦是由他薛奕“啟釁”所致,他陳某的職責中,只要守衛淩牙門不受侵犯便可,其余一切免談。他還再三警告薛奕,淩牙門乃南海重地,不容有失,薛奕的虎翼軍若再次“妄動”,導致淩牙門有失,他薛奕就必須承擔全部責任。

即便是注輦國果然興師東犯,薛奕也不相信他們一年半載便能攻得下淩牙門——除了薛奕的經營,前都督曾布也不是沒做過好事的,他在任上時曾經下令,凡在山上營建莊園的富室,必須在莊園四周建造城墻、敵樓。此令一直延續至今;而曾布也曾經率人掘井取水,修築蓄水池……果然真有強敵進犯,海濱之民可以退居山上,與敵人周旋。任何人想要攻下淩牙門,都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但是,僅僅守住淩牙門又有何用?

三佛齊若敢作亂,則當趁機一鼓蕩平之;注輦國若敢東犯送死,更應當乘此良機,不叫他片板西還……在薛奕看來,這是良機難得之事。

薛奕早先接到石越的書信,李敦敏、狄谘、唐康,也分別寄來書信給他,這些信件寄出的時間最遠相差數月,說的事情卻大抵相近。雖然行鹽債順利,而宋遼關系亦已緩和,但朝廷幾年之內的重心未變,大宋本土之內,將奉行全面收縮之策略,對外不僅要維持與大遼的和平,更將積極與西遷之西夏修好,即使對西南夷,亦將以招撫為主、分化打擊為輔。眾人的信件中,警告勸解之意甚濃,薛奕亦自知,雖然他迅速攻滅三佛齊,又向朝廷進獻了大量的俘獲,一則鼓舞了士氣民心,二則於朝廷不無小補,三則側面支持了封建南海之策,朝廷這才在面子上未追究他的責任,反而不得不做出姿態來,大加表彰。薛奕雖然未能因此再進爵,但官職日高,家中蔭賞亦算極厚。但是,兩府實際的想法,尤其是司馬光的想法,卻並非如朝廷對天下宣稱的那樣,反倒是憂心忡忡。司馬光擔心薛奕的成功,會給邊將們一個錯誤的信息,使他們樂於生事,從此國無寧日;更擔心的是,薛奕在南海挾勝而驕,讓南海變成另一個西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