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黃金錯刀白玉裝 第四節

六日後。

新鄴城。這座三佛齊的舊都,如今被稱為新鄴,它既是鄴國的都城,亦是此時的鄴國所能實際控制的全部國土。雖然不及宋朝國內的大城市,但相較而言,新鄴城亦稱得上是南海名城,在目前已封建的諸侯之中,規模戶口,皆稱得上首屈一指。

鄴國公趙宗漢一族,在趙氏宗族內,不是大宗——按大宋封建之法,如秦國,乃是奉秦王廷美之嗣,而廷美之後再無其他宗族被封建,那麽所有秦王趙廷美一系的宗室,包括這些宗室的家長的妻族、母族,非有特旨,便一律都成為秦國公趙克愉的臣民。因此,如秦國公這種大宗之後,部族自然較盛,只不過因為要籌措經費,似秦國部眾反而難以一次成行,只能分幾次出國。而鄴國只算小宗,甚至根本不能稱為“宗”,因為鄴國公趙宗漢雖是淮王之後,卻並非襲封濮王爵位,因此,鄴國的“公族”,實際上只有鄴國公的妻兒子女,再加上他的妻族、母族。而當時奴婢與主人大抵只是雇傭關系,即使追隨而來的,亦只不過受困於契約,孤身一人而來。故其“公族”不盛,男女老弱外加內侍全部算上,亦不過數百人。

占據鄴國部眾最大規模的,乃是朝廷賞賜的禁軍、廂軍、工匠和他們的家屬。除了按朝廷封建之制,鄴國得到五百教閱廂軍步軍及其家屬外,皇帝額外賜給柔嘉五十名禁軍、十名班直侍衛及其家屬,另外,鄴國被賞賜的工匠在諸侯中也僅次於雍國與曹國,有二百名之多。這些人加上他們的家屬,總共便有四千之眾。

而其次則是趙宗漢想方設法招募到的部眾,憑借著曹友聞的協助與盧家的勢力,雖然將軍隊擴張十倍的規模此目標遠遠沒有達到,但能招募到三四千人,亦已是相當可觀。

共計八千余人的鄴國部眾,盡管一路前來,多有損耗,但鄴國上下,十六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仍然有四千一百零二人,相比周國來說,的確是稱得上“部眾繁盛”。

而鄴國的優勢更不止於此,在新鄴城的戶口中,盡管有八千之眾,但所謂的“漢部”仍然只占少數,作為三佛齊的舊都,南海名城,雖然殘敗已久,虎翼軍先期為鄴國“清道”時又跑了一些人,聽聞鄴國部眾到來,又有許多人逃離,但留下來的人戶,經過清點,依然有五六千戶之多!即是說,鄴國公趙宗漢自建社稷、立宗廟開始,便坐擁三四萬的“蕃部”——盡管其中僧侶多達五六千。

這等好命,是連雍王與曹王也享受不到的。

以人口而論,畢竟還是南邊的金洲、阇婆較盛。

但此事對於鄴國來說,也未必全是好事。新鄴原來的居民,對於新來的宋人,大多抱著敵視、疏遠的態度,而鄴國部族對於這些蠻夷,亦心懷輕視、猜忌。

而鄴國公趙宗漢自入新鄴,便覺此城城垣殘敗、宮殿不修,他雖然無暇修築宮室,對城墻卻不敢掉以輕心——新鄴城有大河穿城而過,城中水道縱橫,乘船便於乘馬,然此種地勢,在一個一生生長於中原的宋人心中,卻是全無安全感可言的。趙宗漢根本不知道應當如何防守此城,水門破敗,能入城的水道數以百十計,兼之地勢低窪,更不利防守。因此,即便是一向猶豫的趙宗漢,亦難得的當機立斷,他請堪輿師看過風水、五音利姓,又征詢了宗澤、曹友聞的意見,遂在此城之東南向一處地勢較高處,建造社稷、宗廟,然後立刻下令,以社稷、宗廟為中心,重新修築一座周長三裏的內城,同時對原有的城墻進行修葺。

這絕非是一件討人喜歡的事情。

力役這種苦差使,自然是以城內“蕃部”為主。曹友聞向趙宗漢推薦了幾個常年來往於新鄴貿易,熟知當地民情,還懂得當地語言的海商,包括兩個宋人,三個三佛齊人,一個大食人,趙宗漢便以這六人為“承勾”,專門負責強行征役夫,征收物稅,督責役夫勞作……金洲物產豐富,得天獨厚,當地土著,往往不用費力勞作,便可溫飽。在這等自然環境下,歷數千年之演化,當地之土著便養成子懶散之習性,其民風與中土大不相類,故此前海商們往往困於缺少勞力,其原因倒並非是因為當地缺少人口。如今,鄴國要驅使新鄴蕃民為苦役,此事自然不可能和平解決。自古以來,役使民眾者無非有兩個法子,上者以德信,下者以威信。鄴國新至,無德可言,便只能以武力與苛法相逼。而六承勾更是狐假虎威,不可一世,凡役使之蕃民,稍有懈怠,便遭鞭杖:征收物稅,略有拖欠,便枷鎖示眾。為防止逃亡,在六承勾建議下,趙宗漢又頒布法令,在蕃部中重新編成保甲,並派出鄴軍在城外三十裏巡邏,任何人未經許可,私出三十裏外,保內五戶全部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