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君王有意誅驕虜 第五節(第4/10頁)

“大哥……”唐康擡頭望著田烈武,一臉的苦澀,“大哥深知我唐康為人——若是如此,我又怎會效小兒女態?大丈夫忠君報國,縱戰死沙場,亦是求之不得之事!趙將軍縱然在雄州死國,我唐康自會去忠烈祠給他燒香拜祭,犯得著來大哥這唉聲嘆氣,沒的辱沒了趙將軍?!”

唐康慨然說了前面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語,卻忽然又重重嘆了口氣,沉聲道:“只是如今之事,卻並非如大哥所想。大哥可知——雄州如今幾成朝廷棄卒,趙將軍,趙將軍……”

“這……這是如何說?”田烈武一時竟是驚住了。

“我這幾日,實在無臉來見大哥!我這番使遼,實敢以性命擔保,契丹南犯之意已定,故此才不顧一身榮辱,冒死在太皇太後面前下此斷語。只是我終究是人微言輕……”

“難道兩府的相公不信你?”

唐康苦笑搖搖頭,默默的望著田烈武,算是默認了。

“連子明相公也不信你麽?”田烈武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唐康搖搖頭,“是君實相公不以為然。如今朝中之事,大哥是知道的,太皇太後對君實相公言聽計從。是君實相公認定我所言虛妄,旁人說什麽亦是無用!”

他說著,又苦笑了兩聲,道:“其實他信不信我,原本沒甚打緊。我唐康做事,一向只求問心無愧。只是,北虜即將南犯,朝廷一點準備也不做,如今朝廷又將河朔禁軍重兵集結於大名府防線,北面軍州,兵力空虛分散,又是互不統屬,各自為戰。戰事一起,又有誰能自全?我不僅是陷趙將軍於死地,更愧對河北一路百姓!”

“康時……”田烈武的聲音也沉重起來,“莫要自責過重,再如何說,此事也並非你的責任。”

“我自責又有何用?若我自責有用,我便是死了,也心甘情願!可是……大哥,趙將軍統率著三千不堪一戰的河朔禁兵,還有個處處掣肘的副將,面對的是十萬虎狼之師,若朝廷不事先令沿邊軍州有所準備,便憑我自責,便可就得了他?!大名府以北,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朝廷先是開門揖盜,如今又是掩耳盜鈴,便憑我自責幾句,又可救得他們不受契丹殘害?!”

田烈武頓時也沉默了。他望著唐康痛苦的眼神,腦子裏想起的,是當年石越在環州和他說過的話。

“軍隊之責任,是保護百姓。”

“無論是殺敵攻城,還是守禦邊境,歸根結底,都必須是為了保護百姓。”

“惟有愛民護民之將領,方能稱為具有‘仁德’的將領。”

石越的話,一句句在他耳邊響起,恍如是剛剛生不久的事一般。

趙隆還罷了,田烈武雖然與他袍澤情深,但是他畢竟是武人,食朝廷俸祿,忠君死國,乃是本分,無論是何種處境,也不應該有所抱怨。

但是河北一路的百姓又有何罪?!

他沉默了很久,才終於問道:“康時,你又是如何能斷定契丹定然會南犯?”

唐康望了田烈武一眼,但馬上又避開了他的眼神。

聽到田烈武這句話,他已經可以斷定,今晚他與田烈武所說的,全都會被轉到皇帝的耳朵裏。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會賄賂幾個內侍,讓皇帝知道他與田烈武今晚會面了,談了關於契丹即將南犯之事。如此一來,即使萬一田烈武沒說,皇帝也會主動詢問,田烈武自然會將其中的利害,剖析給皇帝聽。更不用說,旁邊還會有個添油加醋的楊士芳……至於皇帝聽了以後,是繼續忍氣吞聲,還是能如他去寶相寺吊祭王安石一樣,公然的有所主張,這就不是唐康能肯定的了。

但至少,他知道,潘照臨也已經很清楚的暗示,小皇帝已經不那麽甘心做個傀儡,他已經敢於在一些事情表達自己的態度。即使他的羽翼並未長成,但他看起來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展翅高飛了!

就算他最終怯懦了,也沒什麽損失。唐康是絕對不會介意離間一下皇帝與司馬光的關系的。更何況,這會在皇帝那裏替他留一個好印象——皇帝會知道他今日的憂國憂民,奮不顧身,會知道他與司馬光,甚至是與石越的不同。

雖然,唐康心裏也很清楚,田烈武肯定會為此付出代價。

然而,論及殺伐決斷、野心勃勃,唐康其實是遠勝於石越的。他受到潘照臨的提點,便立即前來找田烈武,期間沒有半點的猶豫。他並沒有要求田烈武做任何事,也不曾鼓動、暗示他做任何事,他更不曾欺騙田烈武,田烈武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唐康不會對此有任何的愧疚——他只是不曾徹底的坦誠相待,但這個世界上,他本就不會對任何人徹底坦誠。即使是對父親、石越、兄弟、妻子……他也不可能徹底坦誠相待,他更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有這樣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