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下自古無能才 第六節(第4/5頁)

尤其在此時,契丹騎兵縱深不足,而雲騎軍的兩翼又絕對安全。

雙方都不斷的有人中箭落馬,但沖出莊來的“契丹人”損失更大,在連綿不斷的箭雨下,他們未及接觸到雲騎軍,便已經損失大半。余下的契丹人,終於倉皇的推進莊內。

此時,西面的第四營,也手持著長槍,沖破了妄圖向西突圍的“契丹人”。

但這兩隊“遼軍”的反沖鋒,終究也給其他的遼軍贏得了寶貴的一點點時間。莊內的遼軍都已經醒來,陸續披掛上馬迎敵。然而,小李莊只是一座村莊,並無城墻可以憑守,近兩千騎兵被擠壓在一座小小的村莊之內,不得不擺成兩個擁擠的方陣來應對東西兩面的雲騎軍。

張叔夜與田烈武皆深知己軍之短,此時見莊內“遼軍”反應迅捷,亦勒束部眾,不進莊內。雙方都是隔空射箭,互相壓制。偶爾雲騎軍有臂力過人者丟進幾顆霹靂投彈,想要驚散遼軍的陣形,但是這支遼軍也的確不可小覷,他們總是能在千鈞一發之際,維持住自己的陣形不亂。

這讓田烈武與張叔夜越發的認定,這就是韓寶的先鋒軍無疑。

二人都相信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他們圍困住了一支孤軍,雖然戰鬥並不如預料的順利,他們沒能擊潰這支遼軍,可是這支遼軍既然無法突圍,就只能在弓箭與體力耗盡之後,接受敗亡的命運。

他們也能更快的解決戰鬥——讓第四營發起沖鋒,與這些契丹人打一場白刃戰。第四營的格鬥能力即便稍遜於契丹人,但是他們還有兩個營的弓騎兵配合,接近三倍的兵力,優勢依然十分明顯的。

只是如此一來,雲騎軍也必然死傷慘重。

因此,張叔夜相信,田烈武不會采取這個辦法。

小李莊內,完顏阿骨打,正感覺到一種絕望的情緒籠罩著自己。

悔恨、沮喪、苦澀……此時,他心中唯一的希望,便是韓寶。若韓寶及時的出現在他的後方,他還有逃出生天甚至轉敗為勝的希望。

但是很明顯,耶律信的計謀被宋軍識破了——這只宋軍出現在此處,只能是早有預謀的。他無法肯定會有多少宋軍在此處,若果真是一萬雲騎軍的話,他已經被五千左右的宋軍包圍,另外五千宋軍,肯定是在阻止韓寶前來救援。他的腦子裏有些混亂,一時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分析宋軍可能在何處設伏,狙擊韓寶。

他只知道,他目前的宋軍,明明可以更快的殲滅自己,卻在好整以暇的與自己僵持著,等著自己箭盡力疲,顯然他們根本不害怕韓寶前來救援。

難道完顏部果真要覆亡於和南朝的小李莊?

阿骨打感覺仿佛天已經塌了下來,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若是讓他去死能改變這一切的話,他願意死上一千次。

孤注一擲突圍?還是僵持待援,或者……投降?

阿骨打的心中,飛速的閃過一個個的念頭。對於草原與森林的部族來說,打不過便投降是家常便飯,只要敵人能接納自己,即使是做奴隸也無所謂,因為這是保護自己部眾血脈的唯一辦法。草原與森林上,所有部族的祖先都有向強者投降的先例,沒有此先例的部族,早已經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

但投降南朝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還有族人在遼主的統治之下。雖然對於部族來說,他的這兩千人更加重要,可阿骨打還是不能不擔心遼主的報復。

無論如何,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將孱弱的族人置於險境,都是一件可恥的事。

然而,此時,阿骨打只有兩個選擇。

他對韓寶的到來,已經不保希望。所能選擇的,要麽就是投降南朝,要麽就是孤注一擲額突圍——成功了,亦必然是元氣大傷;若然失敗,從此便再無完顏部。

時方二十四歲的阿骨打,不代表做一個艱難的選擇。

他一面不斷的在兩個方陣中來回奔馳,引弓還擊,射殺著一個個敢於靠近的宋軍——阿骨打在整個遼國,都是出了名的神射手,他所挽強弓,能在三百步外,百發百中。此時雙方都在馬上互射,雖不能射及三百步外,但雙方距離亦更近。阿骨打每一次弓弦拉動,必然伴隨著一個宋軍應聲落馬,引得他的同伴高聲呼吼。

他就用這樣的方式,勉強維持著大軍的士氣,心理面,卻在苦苦掙紮。

便在他隨手射殺了第十二個宋軍後,突然間,阿骨打感覺到戰場的氣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的神經立即緊繃起來,瞳孔急速縮小——阿骨打看見從東西兩邊的宋軍中,分別馳出一名宋將來。

東面那名宋軍身著錦袍,策馬馳出陣前,張弓搭箭,阿骨打仿佛能聽見他弓弦的震動,便見一支長箭朝著自己面門疾射而來。他心中一驚,未及細想,連忙伸出弓去,撥開這支羽箭,不料那人接連三箭,連珠射來,阿骨打猝不及防,連忙在馬上一個後仰,堪堪避過這三箭,卻聽到身後一聲慘叫,他身後的那個族人,臉上竟然連中三箭,其中一箭,竟將他的頭顱射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