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 第六節(第4/9頁)

他根本不在乎那漫天落下的箭雨,在他的眼中,只有前面的遼軍。

越來越接近的遼軍。

“忠烈祠見!”

“忠烈祠見!”

就在與迎面而來的遼軍轟然相撞的一刹那,自黎堯臣以下,數千騎的威遠軍將士,幾乎是不約而同的縱聲高呼,咆哮著殺向遼軍。

戰馬交錯而過,手中長刀揮落,砍在一名正當其沖的遼兵手臂上,巨大的沖擊力附在銳利的戰刀上,竟將那遼兵的右臂瞬間斫飛,帶著體溫的鮮血噴滿黎堯臣的戰袍。黎堯臣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又熟練的揮起長刀,劈向第二個敵人。當他將馬刀從這個遼兵的胸膛拔出,格開來自背後的一擊之時,黎堯臣幾乎可以感覺到那個偷襲他的遼軍的慌亂。

的確是慌亂!他順勢撥轉馬頭,目光剛一接觸那遼兵的眼睛,更加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遼兵慌張的大喊一聲,狠狠的一抽戰馬,朝著南邊逃去。

黎堯臣驚訝的望著那個逃走的遼兵,忽然,嘴角流露出一絲殘忍的笑意。

他仰首大吼。

幾乎同時,黎堯臣的身後,戰鼓的聲音,更加響了。

遼軍中軍。

韓寶騎在馬上,一手緊握著狼牙棒,臉色鐵青的望著眼前一切。

在他面前,近萬騎被趕鴨子上架的部族屬國軍,完全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宋軍僅僅是一波沖鋒,就徹底擊垮了他們那點可憐的鬥志,幾乎是轉眼之間,宋軍就取得了明顯的優勢,近兩萬人混戰在一起,但大部分的部族屬國軍僅僅是為了保命而勉強戰鬥,還有不少人幹脆轉身逃跑。

戰場之上,逃跑是一種疾速的傳染病。

韓寶原本計劃以部族屬國軍在正面迎敵,待宋軍兵力稍疲,他與耶律乙辛隱各率宮分軍自兩翼包抄。但是那些部族屬國軍的士氣,比他預想的還要低落,戰局幾乎是迅速的急轉直下。韓寶立即就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他不敢有絲毫的遲疑,只能取消原定戰術,揮動旗幟,命令耶律乙辛隱率所部三千永興宮宮分軍,從右翼殺入戰場。

而韓寶自己,則親自率領僅余的兩千騎宮分軍,在正後方押陣,射殺一切膽敢後退的人。

一群群的部族屬國軍膽戰心寒的從戰場上落荒而逃,但他們才脫離與宋軍的戰鬥,立即被身後兩千騎嚴陣以待的宮分軍無情的射殺。跑在後面的人眼見著情勢不妙,只好又硬著頭皮殺回戰場,與宋軍廝殺。

但是,任誰也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沒有人願意為了不相幹的大遼戰死在異國他鄉。他們兵馬雖多,但宋軍鐵蹄所向,卻莫不紛紛避讓,自右翼側擊的耶律乙辛隱部,雖然稍稍穩定了戰局,卻因為過早投入戰鬥,又缺乏正面友軍的配合,根本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將自己陷入了泥潭之中。

很快,這三千人馬成為宋軍圍殲的目標。兵馬眾多的部族屬國軍,雖然懼於韓寶的余威,不敢逃跑,卻各自以族落為單位聚集在一起,雖也在戰場上東馳西騁,卻只是遠遠與宋軍往來放箭,偶爾刀劍相交,也是一擊即走,不肯與宋軍拼命。即便是一些倒黴被宋軍纏上不放的族落,也毫無戰鬥的勇氣,輕易的被宋軍擊潰,莫名其妙的死去。

這種情況,的確是無法解釋的。

同樣的是這些人,也許在別的場合,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勇氣,不會遜於任何人。但是,此時,縱使是死到臨頭,他們也不願意去拼死戰鬥。沒有人願意擋在友軍的前面,每個人都心存僥幸,以為自己是可以逃得性命的那一個,人人都害怕成為別人的擋箭牌……也有少數死忠於大遼的部族殊死苦戰,但是,面對著身邊各自心懷鬼胎的友軍,他們不僅僅是獨木難支,而且連一般將士的心態也受到影響。他們與得勢不饒人、越打越興奮的宋軍苦苦周旋著,一面憤怒的咒罵著、詛咒著,一個個戰袍幾被鮮血與汗水浸透,然而,他們的處境卻越來越艱難,身邊不斷的有袍澤戰死,這讓他們更加的憤怒與不甘。

站在戰場之外,可以看見,兩軍中軍交戰的戰場,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而耶律乙辛隱的三千宮分軍,便是漩渦的中心。在這個漩渦中,雙方不斷的沖殺,彼此糾纏在一起,不斷的有人戰死,鮮血混入已被踏成泥漿的雪地裏,馱著主人屍體的戰馬在如修羅場一般的戰場上,愴然悲鳴……在漩渦中心,遼軍兵馬越來越少,而赤紅色的宋軍,卻仿佛越來越多。

此時,遼軍中軍大旗之下,自韓寶以下,兩千騎文忠王府宮衛騎軍,每個人都知道,敗局已定。

他們已是這片戰場上,大遼最後的生力軍。

在這樣的時刻,沒有一個人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