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潯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三條攻擊線(第2/5頁)

在這個會上,何應欽雖然談得不多,但還是點到了一處:怎麽在戰鬥中避免日軍的坦克、重炮和飛機這三樣。他覺得,相比於上海和徐州戰,武漢周圍的地理會更有利於中國軍隊,江北是大別山脈,江南是幕阜山脈,會影響日軍坦克和重炮的使用,而且鄱陽湖畔的贛北山區多雨霧天氣,不利於日軍飛機行動。

蔣介石最後把豫南和贛北定為硬碰硬的地區,大別山東方、北方皆為正面陣地,要江北第5戰區的部隊死守,也就是孫連仲第3兵團和李品仙第4兵團。孫、李兵團暫由白崇禧指揮,因為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正在武漢療病;薛嶽被任命為第1兵團司令,跟第2兵團司令張發奎在長江南岸作戰。為此新建立第9戰區,包括湖北長江以南的部分,以及江西東北部和湖南全部,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兼第9戰區司令長官,統一指揮薛、張兩兵團。

這就是即將爆發的中日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會戰——武漢會戰中國軍隊這邊的骨架和班子。

陳誠身兼兩項重要職務。抗戰爆發後,陳節節上升,除上面的職務外,此時還出任軍委會政治部長、湖北省主席、中央訓練團教育長,在珞珈山繼續訓練中高級軍官。此前在淞滬,他的表現中規中矩。陳的軍事才能實際上有限,不適合當集團軍總司令、前敵總指揮這樣的角色,更適合做個需要組織全局、明了戰略的戰區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一職,具體事由副司令羅卓英幹),比如現在這個角色就對了。

陳誠是東征陳炯明時因指揮炮兵有方而納入蔣介石視線的。後因對蔣的忠誠和對己的嚴格而受到重點培養(如果從星座的角度去探尋,1月4日出生的陳誠刻板、穩重、保守,符合一切摩羯座的特質)。1935年出任武昌行營整編辦公室主任是他的轉折(負責整理蔣介石手中的軍隊),超過蔣介石刻意栽培的出身黃埔的胡宗南。

除了胡宗南這樣的獨立山頭外,黃埔系將領此時基本上分成兩撥,一撥追隨陳誠,一撥追隨何應欽。追隨後者的非常松散。因為何不可能再有政治前途,所以跟何關系密切的人,一般來說仕途或軍旅上升勢頭會很快停滯,除非像王耀武那樣的人,既會運用人際打通關系,又能在戰場上用實實在在的戰績說話。但能有多少王耀武呢?追隨陳誠的,則構成穩定的“土木系”,他們屬於有希望的人。

陳誠指揮的是薛嶽和張發奎兩個兵團。

上海戰時,他們就在陳誠手下,分別擔任左、右翼部隊總司令。私下裏,這倆粵系將領跟陳的關系也是不錯的。有個主要原因:陳當初由浙軍投奔廣東國民革命軍,最先落腳的地方是粵軍第1師,這個第1師就是後來的北伐鐵軍第4軍,而張、薛都是第4軍出身。所以後來當陳開始上升後,一直保舉薛、張二人。

在中國應對隨即到來的武漢會戰時,長沙的一位叫鄒炳蔚的老人說:如倭寇侵入武漢,我當赴水死,以使親友同仇敵愾。

此時的東京,箭在弦上,為攻略武漢,計劃向華中增兵40萬,新編兵力24萬,投入33億日元的戰爭預算。無論從兵力估算還是從軍費預算上看,數字都是空前的。在日本軍部看來,攻占武漢具有絕大的價值,是摧毀中國抵抗意志進而迫降中國結束戰爭的最好甚至也是最後一次機會。樂觀的東京參謀甚至認為:只要一打下武漢,國民政府就會迅速地向日本求和。

日本人認為:控制了作為中原地區的武漢(當時中國最大的內地城市),再拿下廣州(切斷中國的海路國際補給線),就可以完全“支配中國”。這個觀點出自陸軍參謀本部第二部,也就是情報部。情報部長是本間雅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期,新潟縣人),他手下的情報課長是個叫渡邊進的無名之輩。這個明顯誇張的論斷來自於渡邊,而他的上司本間雅晴居然就信了。本間身高一米八,是當時日本將領中最高的,但並不意味著是智商最高的,雖然後來他在菲律賓大出風頭,並把那個叫麥克阿瑟的打跑。

日本的海軍本來總跟陸軍對著幹,但這次卻堅決地支持陸軍的武漢攻略。原因很明顯:打武漢,其中一條攻擊線必然是長江。如此一來,海軍就又可以摻和進去了。此前,在青島,兩軍已經鬧得很不愉快。徐州會戰尾聲,海軍又不顧上面的命令,擅自決斷攻占了連雲港。而占領連雲港的任務,按計劃,本來是應該由陸軍第101師團負責的。

1938年4月,東京櫻花的季節,陸軍參謀本部的兩名大尉領銜策劃武漢攻略計劃。

這兩個人,一個是去年跟公平匡武來中國“旅行”的井本熊男,另一個叫今岡豐。前者是高級作戰課員,後者負責兵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