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高飛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精彩之春(第4/6頁)

木下在天上飛的時候,王耀武命令上高守軍全線出擊!

3月24日傍晚六點,錦江北岸上高一線的反擊開始了。前面提到的第107師的鄒營長也終於等來了機會。其中,守備上高的第57師在余程萬的率領下分六路發起反擊;張靈甫亦率第58師分四路合圍。

第34師團的日軍開始潰退。

打仗靠一口氣,假如這口氣沒了,一切就都不靈了,對鬼子來說也是這樣。

現在,第34師團的這口氣就泄了,潰退一旦出現,就收不住了。這種場面,參加過多次戰役的中國老兵很少見到。

鄒營長的部隊奉王耀武之命,作為第二波出擊部隊,攻擊撤逃日軍的側面。

不過,由於第一波反擊部隊已把日軍追打得落花流水,所以鄒營長所在的部隊最後只起到清掃戰場的作用。盡管如此,搜索過程中,還是一下子捕獲了十幾名掉隊和受傷的日軍。

3月25日淩晨,羅卓英下達中國軍隊總反攻的命令。

這時候,日軍由潰退變成了崩潰,路兩邊的稻田、山坡,布滿淩亂的腳印、馬蹄印,以及丟棄的各種輜重。

在羅卓英和王耀武的調動下,上高城下的第74軍余程萬第57師和張靈甫第58師在中路,向楊公圩、官橋追擊;劉多荃第49軍向高安方向追擊;李覺第70軍和韓全樸第72軍向安義、奉新方向追擊。

日軍崩潰之初,大賀茂派了一個殘余七百多人的大隊做突圍主力,妄圖撕開一個口子。但是,這支大隊撞見了第49軍王克俊第26師,被封堵後,死傷一半,剩下那一半,三百多人,又被王師追著打了回來。

這幾乎是日軍在上高之戰中最狼狽的一幕了。

圓部和一郎不是叫第33師團再行出動去營救大賀茂嗎?但該師團卻沒出動主力,櫻井省三只派出了一個聯隊。到3月27日,這個聯隊趁李覺第70師移動時,占領了棠浦,跟從上高潰下來而跑得最快的一部分日軍會合,接下來向棠浦、上高間的官橋方向派出接應部隊。

羅卓英在追擊調度上還是非常迅速而果敢的,立即進行第二次包圍,重新占領棠浦,進而橫擊從官橋向村前街(棠浦在兩地之間偏西北)方向潰逃的日軍。後來,作戰檢討時,重慶方面特別提到這一點:“對突圍敵人,能適時完成二次包圍,追擊戰鬥猛烈果決。”長沙的薛嶽在最後關頭也派出歐震第4軍馳援上高,但已經晚了,該部還沒到達戰場,整個會戰已結束。

第33師團那個聯隊倒是起了作用,似乎覺得他們的師團長以前有點對不住大賀茂,在官橋一地掩護第34師團殘部經村前街東逃。

潰逃的大賀殘部,師團司令部在最前面,後面是行李部隊、山炮部隊、病院輸送隊、野戰醫院、後衛部隊。這個序列後來遭到已到南昌的木下勇軍參謀長的痛斥,認為師團司令部有失風範,在危險時刻自己跑到最前面,倒把野戰醫院的傷兵扔在後面。

27日當晚大雨滂沱,電閃雷鳴,第34師團陷入萬家嶺第106師團般的悲慘境地。

中國軍隊三面圍住日軍。從錦江南岸渡江北上的劉多荃第49軍形成一字長蛇的側擊陣形,日軍疲於奔命,難以招架。

這成為日本陸軍史上為數不多的死亡之春。

更悲劇的是,大賀帶人走著走著,一不小心,轉移到李覺第70軍預備第9師的守備區域,當天亮發現自投羅網後,他陷入一種無語的絕望。

3月28日淩晨,天還沒亮,在連綿不停的大雨中,張靈甫第58師的追擊部隊在狂奔中追上日軍的野戰醫院,護衛日軍醫院的是野炮兵第8中隊,指揮該中隊的是一個叫六角的少佐,職務是大隊長。他向所在旅團求援,卻接到一個叫他愕然的答復:“因情況緊急,放棄第8中隊,大隊主力立即向旅團司令部靠攏。”對日軍來說,極少在戰場上丟下一支部隊不管,但這種情況在上高會戰中出現了。

由此可以看出,第34師團已如驚弓之鳥。

六角少佐的野炮兵第8中隊陷入絕望,又向附近的第216聯隊的一個步兵中隊求援。

幽暗中,該步兵中隊聽到野炮兵的呼喊聲,但始終不敢壓上去解救。天亮後,他們準備再救援時,自己遭李天霞第51師的兩個連圍攻。而此時,六角少佐野炮兵第8中隊的一百多人以及野戰醫院負隅頑抗的二百多名傷兵,全部被張靈甫的部隊殲滅。

在高安一帶,李天霞第51師又對大賀殘部打了個伏擊,其實已經不能稱為伏擊了。

最後,在工兵部隊保護下,大賀茂一行人僥幸地闖過高安,進入安全地帶。他回過頭,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傷員,排了整整8公裏長。

大賀於4月2日逃回南昌,看到冷臉等他的軍參謀長木下勇。

對日本人來說,第34師團被救了出來,但第33師團派出的那個營救聯隊在泗溪北五公裏處的虎形山遭中國軍隊側攻,傷亡不小,雖然在4月2日回到安義,但丟下了74名士兵。在一次中型戰役中俘獲日軍74人,在當時是個很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