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戰長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春華山之役(第2/8頁)

吳參謀長雖然留在了長沙,但一舉一動都聽從薛嶽的,真正的主意沒拿幾個。他認為長沙丟了不得了,所以決定把已經增援但還未至的夏楚中第79軍用於長沙城防,又決定把已經過來的王耀武第74軍的集結地指定為撈刀河南岸,也就是瀏陽河北岸——這也是薛嶽的意思。

趙子立認為,這樣使用兩個部隊,是把他們都送入內線,特別是第74軍,為進入撈刀河南岸陣地,必須向永安、黃花一線集結,這就等於把右側背暴露給由北而南疾進的日軍。與其這樣,不如將第74軍安排在更靠後的瀏陽東北,也就是長沙的外線,這樣的話可以捕捉南下日軍左側背,與其他馳援部隊一起從外線反攻,也許會打出新局面。

薛嶽不為所動,他當然有自己的邏輯。

現在的戰局是,李玉堂第10軍、蕭之楚第26軍、陳沛第37軍已被擊潰,基本上喪失戰鬥力。傅仲芳第99軍情況稍好,主力已集結在湘江沿線,是不能再動的,而且這一邊也有日軍(平野支隊)。孫渡第58軍和楊漢域第20軍雖損失不大,但在汨羅江以北。從第6戰區馳援來的夏楚中第79軍還沒到達。

在以上局勢下,長沙東面已經洞開,除王耀武第74軍外,已沒任何可以使用的兵力。假如把第74軍拉到瀏陽東北,就等於說放棄了長沙。這是薛嶽所不願意的。此外,戰區在1941年3月策定的作戰計劃,原本就是在日軍進攻長沙時,於汨羅江以南和撈刀河兩岸進行決戰。

現在,對薛嶽來說,當催促王耀武向長沙外圍轉進時,唯一後悔的是過早地使用了李玉堂第10軍。本來第10軍一直在衡山待機,由於過早使用且位置太靠北,使當日軍兵臨長沙時,他已沒預備隊可用了。

再說趙子立。

在郁悶中,他接到王耀武的電話,詢問具體的作戰安排。

電話裏,趙子立道出第74軍的危情,叫他提防著即將到來的嚴重的遭遇性戰鬥,並告訴王,說:“把你們部隊向長沙以東拉,我是絕對不同意的!”

王耀武能說什麽?

作為一軍之長,面對戰區司令長官部的命令,他唯有聽從的份兒。

接令時,王耀武的軍部在江西新喻(今江西新余),跟隨李天霞第51師(仍是軍的預備隊)在一起,余程萬第57師在上高,廖齡奇第58師在分宜。最先出發的是余程萬第57師,隨後是廖齡奇第58師,再後面是王耀武的軍部和李天霞第51師。全軍取道瀏陽,向長沙東面的撈刀河南岸轉進。到春華山之前,第57師和第58師在瀏陽以西蕉溪嶺那8公裏長的狹窄山道上一度遭日機襲擊。

9月25日,第74軍主力已集結在瀏陽。

王耀武又接薛嶽電報,催促他率部跑步趕赴長沙東向的黃花鎮。

臨近傍晚時,跑在最前面的余程萬第57師主力已迫近黃花,前鋒是劉安泰第169團;日軍第3師團花谷旅團的池邊大隊則由北往南而來,兩軍就這樣猛然迎頭相撞!

劉安泰率部搶先一步進入春華山。

發現石野中隊後,劉團長認為對方知道自己在山上,是來攻山的;石野那邊呢,被打後,以為碰到的只是被擊潰的敗殘兵。

雙方都誤會了。

就在石野布置進攻時,從左側背方向打過來三發炮彈,第一發就把他炸碎了。炮彈來自日本人自己。原來,石野中隊受阻後,池邊大隊長派出步兵炮小隊去增援,由於距離沒控制好,所以炮彈落在自己人身邊。

9月26日晨,池邊大隊主力來到春華山,跟劉安泰團展開手榴彈對攻,隨後好歹占領了一側高地,但很快遭側方位的炮擊,原來第57師另一個團在側翼包圍過來。

戰鬥隨之白熱化。

第57師的兩團死死扼住春華山,池邊大隊根本無法從正面闖過去。到這時候,憑借著對火力的判斷,那名大隊長發現自己完全錯了,他們實實在在地遇到勁旅了。

此時,在余程萬指揮下,除第57師一部進占春華山外,其他部隊也挺進到在春華山至天鵝山(位於春華山以南,與春華山對屹)之間。

現在感到頭疼的是日本人。

池邊的任務是去瀏陽河北岸尋找渡河點,所以思忖了半天後,覺得不能耽擱時間,於是三十六計走為上,最後蔫不溜秋地遠距離繞過春華山。在電報裏,池邊跟後面的花谷說得也比較含糊,只說春華山有中國軍隊。花谷說:“那打啊。”於是就帶著主力部隊過來了。

花谷主力過來的時候,王耀武正在下達命令。

余程萬第57師扼守赤石河(春華山東北)一線;廖齡奇第58師火速向春華山、永安一線前進,以一部占領春華山,接替第57師陣地,主力控制在永安方向;李天霞第51師則向黃花靠攏,隨時準備攻擊長沙城下的日軍;軍部和直屬部隊跟隨第51師行動。各部限9月26日正午十二點之前進入以上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