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戰長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十月圍城(第3/6頁)

現在,就看宜昌主戰場了。

宜昌城下,陳誠用了分割包圍的戰術,把城外的日軍一個個圍困起來,叫他們互相不得支援。在這種情況下,派攻擊部隊從被包圍的日軍據點間隙穿過,直插宜昌城。

為了便於指揮,陳誠也從第6戰區司令長官部駐地恩施來到秭歸。

10月2日深夜,陳誠收到蔣介石發來的命令,原話是:“三天之內,不惜任何代價奪回宜昌!”

三天?

圍攻宜昌的中國軍隊雖然達到十四五個師,但那是總的投入兵力,在宜昌城下的部隊自然不及此數。為早日拿下宜昌,陳誠把手頭上能調來的炮兵團都調來了,最後集中了將近150門各式火炮。

內山英太郎那邊,在兵力不夠用的情況下,一些連鎖反應也隨之出現,比如炮兵使用的問題。

第13師團的炮兵聯隊有野炮、山炮共計48門。至於四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有四門“41式”山炮(75毫米口徑),外加一個速射炮中隊,配四門“94式”速射炮(37毫米口徑)。下面的步兵大隊,每個大隊有兩門“92式”步兵炮(70毫米口徑。用以步兵支援,1932年定型,生產三千門以上,為日軍經典武器)。火炮屬於進攻性武器,日軍進攻時,集中在一起使用,作用是很大的。可現在第13師團是純防守,兵力被分散使用,炮兵隨之被分散,火力也就弱下來。作為關東軍前炮兵司令官,在日本軍內亦有“炮兵專家”之稱的內山自然深知這一點。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隊能不能抓住日軍的弱點,把第13師團收拾了呢?

10月3日淩晨,陳誠以新到戰場的李延年第2軍第9師為主力,令其在10月5日午夜前,通過從日軍陣地間尋隙鉆進的方式突入宜昌。

要想叫第9師鉆到空子,加強對日軍據點的攻勢是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他們的兵力。為此,陳誠又把彭位仁第73軍所轄韓浚第77師從外圍戰場調了過來,轉到鴉鵲嶺方向進攻。

此時的日本人,明顯有些老實了。

幾天前,他們還不時地在陣地上出擊;10月3日以後,開始收縮防線,固守不出。這其實也是因為內山英太郎真正感到了危機。在此之前,他認為中國軍隊的出擊僅僅是象征性地策應一下長沙戰場。

這時,城外鴉鵲嶺的柴田旅團長一度想分兵增援宜昌城防,但被內山拒絕。

宜昌圍城後,外圍的澄田賚四郎第39師團由於自己正被攻擊已無力馳援宜昌,內山也沒發出任何求援電報。就是說,嶽陽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和參謀長木下勇對宜昌的巨大危情還比較模糊,他們了解的僅僅是:宜昌方向有中國軍隊進行牽制作戰。

有人要問第13師團四個聯隊,第116聯隊被派到長沙,另外兩個聯隊第65聯隊和第104聯隊也各有守備,還差一個聯隊呢?第58聯隊。這個聯隊正在與宜昌隔江相望的長江西南岸的前進據點。聯隊長名字比較吉祥,叫福永轉。是不是真的這樣呢?現在還不好說。因為他已經看到這樣的場景:圍攻他們的李及蘭第94軍的士兵,把厚厚的棉被蓋在通電的鐵絲網上強行攻擊。

宜昌成圍城之勢後,內山英太郎認為城外威脅最大的空白點在東山寺。該地在宜昌東門外,離城區只有兩三公裏,位置極為關鍵。內山想派兵去搶占陣地,但已沒什麽可調動的人手了。最後,他把師團司令部的勤務兵和野戰醫院的輕傷員集合起來,湊了380人。這些人裏,除一百多個輕傷員外,其他基本上是包括夥夫、衛生兵、傳令兵等在內各式各樣的勤務兵。

10月4日,這幫“烏合之眾”出動了。

他們走後,內山英太郎不放心,隨即帶著參謀長秋永力出宜昌城視察(可見到10月4日,宜昌城還沒受到中國軍隊的直接攻擊)。

東山寺的情況是,沒有新的掩體可供利用,只有以前中國士兵留下的一道散兵壕。站在戰壕前,望著眼前的勤務兵們,內山想起什麽,問了一句:“除了先前作戰負傷的輕傷員外,你們當中誰還有戰鬥經驗?”

那堆勤務兵集體陷入沉默。

秋永力補充了一句,問:“誰有實戰射擊經驗?”

那夥人依舊沉默。

內山的腦袋嗡地就大了。

參謀長秋永力還算沉得住氣,安慰內山說:“雖然他們沒任何實戰經驗,但那一百多輕傷員可以指導他們。另外,他們畢竟是東北[6]健兒,應該不會太差吧!”

內山望了望東山寺上空的烏雲,苦笑了一下,說:“但願如此吧。”

走之前,炮兵出身的內山英太郎結合地形,親自在東山寺高地左右配置了三門用於側擊的山炮。

回城後,內山突然想起來:城裏似乎還有點日本人啊?

這就是不久前從日本國內出發到宜昌慰問的著名的東京淺草歌舞團。於是,他給這幫添亂的歌舞團成員每人發了支步槍,叫他們加入宜昌的守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