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戰長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薛嶽的熔爐

1月5日上午,薛嶽接到王耀武的電報,詢問作戰安排。

薛嶽叫王率部掉頭去衡山休整待命,說進犯長沙之敵已經敗退,現兵力充分,不需要第74軍加入反攻。抗戰爆發以來,在中南和東南戰場,第74軍無役不與,但唯獨缺席第三次長沙會戰。如果軍委會早兩天調第74軍北上(第74軍元旦當天分批在廣西柳州上火車),戰果顯然會激增,對他們來說這本來就是復仇之戰。第74軍沒能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無論對該軍來說,還是對這次會戰來說,都是一個遺憾。

意氣風發的薛嶽帶著趙子立等人將指揮部從嶽麓山遷回長沙,車過八角亭,看到大量日軍屍體,趙子立說:“不是萬不得已,日軍不會扔下士兵的屍體,都會聚在一地焚燒,這些沒來得及收集焚燒,可見他們確實逃得狼狽。”

薛嶽說:“就看追擊部隊的了。對了,告訴李玉堂,叫他們好好休息一下,追擊任務沒第10軍的事了。叫吳逸志快從耒陽回來吧。”

趙子立說:“已通知。”

薛嶽看了趙子立一眼,沒說話,笑了。

日本人卻想哭。

這說的是第3師團長豐島房太郎,因為他們北渡瀏陽河的軍橋被第79軍先頭部隊爆破了。

焦慮中,豐島接到阿南惟幾的電報,叫第3師團立即向第6師團的渡口靠攏。

阿南同時電令神田正種,叫他的部隊死守軍橋,先掩護友軍渡河,無論如何也要拉第3師團一把。神田接到這個命令後,倒是很樂意:看到沒有,關鍵時刻,名古屋師團還得靠熊本師團拉一把。

幾個電報發出去,絲毫緩解不了嶽陽第11軍前進司令所低沉的氣氛,參謀們唉聲嘆氣,阿南強打精神,用自己在華北做師團長時跟八路軍苦戰的經歷“鼓勵大家”,並認為:鑒於反轉的日軍遇到“大麻煩”,有必要在1月6日發起一次反擊,一是擊退中國軍隊,二是振作一下士氣。就這樣,阿南給行進到新墻河南岸關王橋的獨立混成第9旅團下了道命令,叫其急速南下,接應友軍的同時,從背後攻擊楊森集團軍的第20、58軍。此外,又從第34師團抽調一個大隊,加上軍直屬的一個支隊,一起派過新墻河。

1月5日中國軍隊猛然的反攻加深了日軍的夢魘。

一天後,第3師團新任師團長高橋多賀二抵達嶽陽。

通常在一次會戰還沒完全結束時是不會換師團長的。看上去,很難說豐島的去職跟此戰失利沒關系。不過,從1月1日打長沙,到4日夜敗撤,前後只有四天。而日軍更替個師團長,手續不會這樣快。陸軍省軍務局提名後,需天皇親自批準。長沙這三四天的戰況,東京那邊未必全知道。也就是說,第3師團長的更換在打長沙前就決定了(日軍《海陸軍將官事典》記載,東京1941年12月24日即會戰發起當日下令更換第3師團長),即豐島帶人向長沙進攻時已不是第3師團長(新職是駐東京留守近衛師團長)。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此人才狂熱地想在長沙過元旦(第二次長沙會戰,由於被王耀武第74軍阻於春華山而喪失攻入長沙的機會),以獲取中國戰場上所謂“最後之榮譽”。

現在看,正是這種蝴蝶效應導致豐島一意孤行,結果是在長沙城下大敗而歸。第3師團是從1月4日晚11點逃離長沙的,撤退時順序是:衛生隊與野戰醫院在最前面,後面是輜重行李部隊、師團本部及直屬部隊(包括700多名重傷員)、的野第68聯隊殘部、石井第18聯隊殘部。由於原先瀏陽河渡河點有第79軍一部火控,所以到了1月5日中午,第3師團仍沒渡過近在尺咫的瀏陽河。奉命向第6師團渡河點靠近,又遭到中國軍隊攔截。剛開始撤時,師團長豐島顯然還不服,但走著走著發現:到處都是圍追堵截的中國軍隊,加上又跟第11軍司令部、第6師團失去無線電聯絡,第3師團“不服的氣氛”漸漸化為“驚恐的感覺”。

第6師團長神田見聯系不上他們,只好下令叫自己的部隊提前渡河。

其實這時兩個師團離得不算遠,第3師團在與之相距五公裏的一個叫曹家坪的地方,陷入了中國軍隊的包圍。

的野聯隊的遭遇可以說明整個第3師團之狼狽。

撤退時,的野聯隊的傷員和輜重兵走在最前,結果剛到長沙東南四公裏外的清水塘,遭歐震第4軍一部的攔截,日軍傷員和輜重兵手裏沒什麽武器,更沒有子彈,於是又被打了回來。的野聯隊長此時在城南兩公裏外的沙湖橋,聞訊後親自去接應。由於兵力不夠,而不得不動用護旗中隊。當這股日軍抵達清水塘西北一處山地時,黑暗中,前面傳來一個聲音:“誰?!”這一次,是日語。

頂在軍旗中隊最前面的小隊長田中象二也迷糊了,馬上說:“我!是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