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戰長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薛嶽的熔爐(第3/6頁)

仙姑殿是這一帶的最高峰,本來山間霧就大,峰頂上更濃,中日兩軍在雲霧中肉搏。

大山塘主陣地的聯隊長龜川認為不能坐以待斃,便想夜襲第37軍軍部,以求逆轉局勢。他給師團本部發去電報,告訴師團長青木,夜襲成功與否無法斷定,故而通信有可能中斷,意思是,如果成功不了,就死在那了。龜川認為自己這個電報很“悲壯”,沒想到對方在回電中叫他“自重”。

龜田聯隊覆沒前,殘存的日軍士兵看到從春華山撤下來的師團先頭部隊戶田聯隊的影子。

對龜川聯隊的殲滅戰,是陳沛第37軍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最重要的一戰。

1月7日正午,蔣介石從重慶下達命令:“以福臨鋪東側的古華山為界,西面由楊森負責,東面由王陵基負責。督率各軍務必阻止,如敵軍從某軍正面逃走,即槍斃軍長!”

嶽陽的阿南惟幾見各部挪動困難,在1月8日突然改變計劃,不但要向中國軍隊出擊一次,還要對其進行一次所謂反包圍。於是命第3師團進入福臨鋪東北,第6師團向栗橋以西轉進,第40師團主力先攻擊第37軍,再以一部向福臨鋪西北迂回。命令剛下完,第11軍司令部獲悉:孫渡第58軍已占領栗橋當面陣地,傅仲芳第99軍已進入附近的達摩山。作戰主任參謀島村矩康帶著幾個小參謀,立即找到阿南,說第6師團再走栗橋這一路線已經危險,不如改走福臨鋪一線。阿南認為第6師團還有不小的戰鬥力,所以並不贊同更改行軍路線,但耐不住幾個參謀一起嘚啵,於是耳朵根子一軟,還是從了島村等人的意見,讓第6師團向福臨鋪轉進。

沒想到,這不但沒救了第6師團,反倒令其陷入中國軍隊的重圍。

事情是這樣的:第6師團改道時,第3師團剛剛通過福臨鋪,在他們背後尾隨而來了七個中國師。也就是說,當七個中國師追擊到福臨鋪時,第3師團剛剛逃走,第6師團恰好到來,於是後者一下子被包圍。

第3師團終於撈到一絲幸運。

第6師團得到改道命令是在1月8日黃昏,當時神田正種以濱之上俊成第23聯隊為前鋒,後者正行進在影珠山和達摩山之間的隘路上。就在這時候,師團本部接到要其經福臨鋪轉進的命令。由於沒說明理由,神田很疑惑,但只能從命。濱之上聯隊沒能及時接到命令,還在想盡各種辦法,破除當面和兩翼中國軍隊的截擊,以抵達栗橋以西地區。當接到向福臨鋪轉進的命令時,聯隊長濱之上俊成完全傻了,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還得按原路返回。這時候,也就意味著本來斷後的平岡力第45聯隊從後衛改為前鋒,他們很快抵達福臨鋪,雖然遇到一小隊中國士兵,但隨後將之擊破,占領附近的飄風山、麻石山。中間的友成敏第13聯隊和師團本部、直屬部隊、輜重兵及傷員的運氣就沒那麽好了。當他們剛進入福臨鋪附近的麻市地區時,歐震第4軍、蕭之楚第26軍以及由東而西進攻的王陵基第30集團軍夏首勛第78軍立即對其展開圍攻。

1月9日之夜,中國士兵發射的曳光彈如螢火蟲一般紛飛。

中國軍隊猛烈圍攻日軍輜重兵,並似乎發覺神田師團司令部的位置,因為槍聲越來越向那邊集中。神田後來活到八九十歲,晚年時回憶:“敵彈擊中墻壁的聲音終夜不絕,甚至以為指揮所堅固的土墻也會倒塌。”

第6師團的傷亡一下子超過在長沙城下的傷亡。

在友成敏第13聯隊保護下,第6師團司令部、輜重兵和傷兵們一路潛逃。

聯隊長友成敏根據地圖,指定了一個叫梅藪橋的地方為集結地。鷹林宇一大隊率先沖出包圍。在黑夜中,摸著田間小路前行,其間聽到好幾次問話。“誰?”“哪支部隊?”都是日語問話。到底是第6師團的士兵,不像第3師團那麽實在,對此默不做聲。

不過結果是一樣的。

不回答?照樣有機槍子彈射來。

無心應戰的鷹林大隊兔奔梅藪橋,後來傷員的輜重兵殘部也丟盔卸甲地到了。

聯隊長友成敏帶著聯隊本部和直屬部隊也過來了。但好像把師團長神田正種給丟了。

神田自己掌握著一個大隊,此時對日本人來說只能寄希望於好運氣了。接下來的事實是:各路日軍剛到梅藪橋,又被中國軍隊包圍。天色將白,視域越來越清晰,聯隊長友成敏發現:這梅藪橋周圍是片開闊地,根本無法抵抗中國軍隊的猛烈射擊。日軍在絕望中發現一側有個村莊,扔下大片屍體後,殘部往村莊靠近。由於跑進來的人馬太多,一時間,空蕩蕩的小村落幾無立錐之地。中國軍隊隨之包圍村莊,手榴彈雨點般砸進來,受驚的馬匹拖著傷員又朝村外跑。第6師團之狼狽,到這裏達到頂點。圍攻的中國軍隊是第13聯隊的兩三倍,但這支鬼子部隊到底有來歷,現又有房屋做據點,雖然中國軍隊兵力皆占優勢,但卻沒能攻進去。不過,友成敏已做焚毀軍旗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