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戰長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薛嶽的熔爐(第2/6頁)

田中以為對方是他要接應的傷兵和輜重兵。田中的話聲未落,對面的機槍就響了。這是歐震第4軍張德能第59師的一個團,此時第4軍起的作用是用來兜底的。

一連串的照明彈隨之升起,四周頓時如白晝,緊接著,迎春花花骨朵般連串的手榴彈飛過來,一枚在護旗少尉身邊爆炸,旁邊的聯隊長的野抽出戰刀,命令將軍旗置於中心位置,外圍排成圓形戰鬥隊形。護旗中隊的圓形戰陣一出來,就說明這個聯隊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就在張德能第59師這個團要圍殲這股日軍時,的野得到一部馳援而僥幸脫險。後來,田中小隊長這樣回憶:“重慶軍的手榴彈投擲距離如果再延長10米,人和軍旗就都被炸飛了。”

石井信第18聯隊相對順利些。豐島師團本部隨之前行。在5日淩晨兩點多,他們集結在東山渡河點以西的野地。

由於沒法渡河,且與第6師團、第11軍前進司令所失聯,石井將聯隊軍旗和豐島安置在一個荒僻的院子裏,留下一些人保護,自己帶著一部往瀏陽河下遊尋找新的渡河點。就在石井剛走後不久,一顆迫擊炮彈就砸了過來,距離軍旗只有幾米的哨兵,上半身在瞬間被炸飛。屋子裏的老鬼子豐島拔出戰刀,跑到院子裏,有氣無力地說了句:“我來保護軍旗。”

撲過來的是蕭之楚第26軍的搜索營。

就在豐島師團司令部被殲滅在即時,的野聯隊殘部趕了回來,救了豐島一命。

到了這一刻,豐島只有一個想法:一下飛回新墻河北岸。但此時到瀏陽河下遊尋找渡河點的石井信無功而返,最後豐島只能繼續沿瀏陽河上遊而行,在黑夜中尋找第6師團的影子。但第6師團帶著600多傷員已渡過瀏陽河。這批傷員中的200多重傷員,由輜重兵聯隊第1中隊長杉本正藏帶人護衛,用馱馬載行,卻不知被第26軍丁治磐(江蘇講武堂,江蘇東海人)第44師盯了很久。

在瀏陽河以北的一處野地,丁治磐的兩個營從正面攔住了這隊日軍。

中隊長杉本揮手叫部下臥倒,馬上那些重傷員呢?以逸待勞的丁治磐部沒給這隊日軍任何機會,5日黎明前,除一名士兵逃脫外,包括杉本在內的日軍全部覆沒。

王甲本第79軍則咬住第6師團的輜重部隊,挫其大半。值得一提的是,第79軍幾乎是與第6師團平行北上的,一邊走一邊打。第6師團得益於戰力仍在。渡過撈刀河後,第6師團進入汨羅江南岸,由於奉阿南之命,對中國軍隊發起一次反擊,所以他們在戰機協助下,試圖進攻當面楊漢域第20軍、孫渡58軍,但不成想西面彭位仁第73軍和傅仲芳第99軍已逼近,用日本人的話說,這加深了第6師團的膽怯心理。

第3師團費盡周折總算渡過瀏陽河,但仍沒脫離各路中國軍隊的圍追堵截。到1月7日,恢復無線電聯系的阿南惟幾,不得不派出一個飛行中隊為其炸開一條路,他們才艱難地從瀏陽河北岸進入撈刀河一線。

這時候,在薛嶽的調動下,中國軍隊重兵集結的東路,北起平江南到瀏陽,已布下綿延二百多裏的側擊態勢!結果是,在各路軍隊的圍追堵截下,倉皇而逃的日軍每退幾公裏,都會扔下一片屍體。春華山的第40師團主力按命令,是要接應第3師團和第6師團的,結果在兩個師團北撤時,他們始終沒敢主動出擊,而是在春華山野營了兩天,等來阿南一份電報,大意是:第3師團進入撈刀河以北了,你們回來吧。於是,師團長青木帶部隊立即掉頭。但他們留在金井附近的龜川聯隊倒黴了。

龜川聯隊和該師團的野戰醫院位置在金井、福臨鋪之間的大山塘峽谷。

師團主力開往春華山後,聯隊長龜川良夫把傷員藏在樹林裏,不成想被陳沛第37軍發現,1月5日將其包圍。龜川聯隊只有三發炮彈,每名士兵只有十五發子彈,整個5日夜,該聯隊士兵和傷員處於極度驚恐的狀態中。第二天拂曉,山谷中大霧彌漫,十米之外的地方就已經看不清楚了。

大約在五點左右,第37軍司號手吹響了日軍熟悉的沖鋒號。

由於大霧,當沖鋒中的第37軍士兵看到日軍模樣時,雙方已經相距不到二十米,也就是說幾乎沒有射擊,手榴彈扔過來後就已經是白刃戰。

白霧漸漸化為血紅。

打到1月7日晨,第37軍從南、北、東三個方向發起圍攻,目標直指日軍主陣地大山塘兩邊的雙華尖和仙姑殿。雙華尖在第37軍一部的沖鋒下被占領,攻入的瞬間,即擊殺陣地上日軍的半數。龜川聯隊一個大隊的本部設立在附近,也遭到襲擊。進行攻擊的中國軍隊收到顯著戰果,日軍從大隊長到兩個中隊長以及上百名士兵全部被格殺;仙姑殿那邊,扼守在此的日軍中隊長帶著幾個人剛一出道觀門口,中國士兵的手榴彈就砸過來了。在第37軍重武器的轟擊下,道觀墻壁轟然倒塌,躲在後面的日軍當場被砸死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在瞠目結舌中被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