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祖、太宗(上)(第2/11頁)

以後牛錄的編制逐漸擴大,最後於萬歷二十九年定制,每牛錄三百人。其時只有四個牛錄,合計一千二百人。四牛錄無論行軍還是打獵,都在一起,以旗色為號。旗分黃、白、紅、藍色。於此可知,八旗最初只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四旗。

及至萬歷三十五年滅輝發、四十一年滅烏喇,實力大增,計有四百個牛錄,總計十二萬人,十四年間增加了一百倍。這四百個牛錄,分為滿洲、蒙古混合編組三百零八個,純蒙古七十六個,漢軍十六個。於是在萬歷四十六年,增編四旗,黃、白、藍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稱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旗。

八旗的旗主,先要從早先的四旗談起,孟森先生《八旗制度考實》,考出:

正黃,旗主四貝勒皇太極。

正紅,旗主大貝勒代善。

正藍,旗主三貝勒莽古爾泰,後歸德格類。

此三旗之外的正白旗,後由多爾袞所領;但那是太祖既崩以後的事,最初必另有旗主。孟先生下筆極謹慎,因無資料,故付闕如;但我為孟先生作一補充:正白旗的旗主,必是太祖的長子、廣略貝勒褚英。

所謂"四大貝勒",是太祖稱帝後所封,並其弟舒爾哈齊第二子阿敏與其親生之子,敘齒以定次序。代善年最長,稱大貝勒;其次為阿敏,稱二貝勒;以下為莽古爾泰及皇太極。其實代善為太祖次子,最初的大貝勒應該是褚英,二貝勒方為代善,第五子莽古爾泰為三貝勒,第八子皇太極為四貝勒,分領白、紅、藍、黃四旗。

何以見得正白旗為褚英所領?此可由情理推知:太祖的基本武力只有四旗,自然由年長的四子分掌。褚英與代善一母所生;初期的征伐,褚英亦常受命領兵,則代善既有一旗,褚英更當有一旗,即為唯一最初旗主無考的正白旗。及至褚英獲罪為太祖所誅,正白旗必然收歸自將,因為小一輩中,褚英居長,他人的資望自不足以駕馭此旗;而且可意料的是,正白旗是兵額、裝備皆優的一旗,太祖亦不能輕易托付他人。

至於阿敏,原不主旗,後來由四旗擴編為八旗,始得領鑲藍旗;皇太極以才具冠於兄弟,多領鑲黃一旗。鑲紅、鑲白兩旗主名無考,我很疑心此兩旗本屬於阿敏之父舒爾哈齊。黃道周《建夷考》:

初酋(按:指努爾哈赤)一兄一弟,皆以驍勇雄部落中。兄弟始登垅而議,既則建台,策定而下,無一人聞者。兄死,弟稱"三都督",酋疑弟二心,佯營莊第一區,落成置酒,招弟飲會,入於寢室,鐺之,注鐵鍵其戶,僅容二穴,通飲食,出便溺。弟有二名裨,以勇聞,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斬之。長子數諫勿殺弟,且勿負中國,奴亦囚之。其兇逆乃天性也。

據孟森考證,所謂"有一兄",乃誤記,太祖居長,不得有兄。"長子"即褚英,而"二名裨"為常書、納奇布。我疑心鑲紅、鑲白為舒爾哈齊居旗主之名,而由此"二名裨"分別帶領。舒爾哈齊及此二將被殺,兩旗亦歸太祖自將,連正白旗共保留三旗的兵力,臨終時分授三幼子。其詳見後,先談舒爾哈齊的死因。

按:上引文中的"三都督",指烏喇貝勒布占泰。九國聯軍之役,布占泰原已被俘,太祖為懷柔起見,放他回國,且結姻親。親結得很奇特,在只知儒家禮法的人看來,聞所未聞。

烏喇貝勒名滿泰,其女名阿巴亥,於萬歷二十九年嬪太祖為妃,後立為後,即多爾袞之母;多爾袞死後獲罪,"禍延先妣",阿巴亥改稱為大妃。

大妃有叔即布占泰,繼滿泰而為烏喇貝勒,九國聯軍之役,布占泰被擒,而太祖釋之回烏喇。布占泰本為太祖的叔嶽,此時呼叔嶽為"恩父"。因烏喇後求婚滿洲,太祖以弟舒爾哈齊之女相許;二次又求婚,復以舒爾哈齊之女許配;三次再求,則太祖以第四女許婚。於是太祖與布占泰由互為叔嶽,而又一變為翁婿。

***

翁婿之反目,在萬歷四十年,起因是布占泰想娶太祖的一個"未婚妻"。這話似乎太離譜了,但一說明白,讀者就會覺得我用"未婚妻"一詞,不為過分。

太祖的這個"未婚妻",《明史》稱為"葉赫老女"。孟心史有一篇《清太祖所聘葉赫老女事詳考》,扈倫四部皆由"葉赫老女"而亡,傾城傾國尤物,真是禍水。茲先言太祖與葉赫的關系。

太祖死後,後來由於太宗由四貝勒共治而定於一尊,所以他的生母成了"太祖孝慈高皇後",她的閨名叫孟古姐,為葉赫東城貝勒楊機奴之女。楊機奴胞兄名卿家奴,為西城貝勒,其子名蔔寨,生女即所謂"葉赫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