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祖、太宗(中)(第4/10頁)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本傳又記:

敕使自京師召之者三,大壽語錦州將士曰:"我雖竭力為國,其如不信我何?"終弗往。

有袁崇煥平台被縛前車之鑒,祖大壽何能上當?但從此數語中,可以推知祖大壽當時的心跡:第一,力竭投降,並非本心,仍舊希望能為明守邊,甚至犧牲在滿洲的親屬亦所不惜;第二,由"其如不信我何"這句牢騷,可知其寒心,素志固猶未改,但可知其已無殉國之心。

此後三年,清太宗致書,不報;多鐸征錦州,則力拒。於是到了崇德元年,明清之間又另是一個局面了。

***

我以前談過,所謂"天命"、"天聰",只是一個不倫不類的漢文稱號,究其實際,在天聰八年以前,國號為"後金",自稱"金國汗";至崇禎八年,始定國號為"清",並建正式年號"崇德"。也可以說,在此以前,希望以山海關為界,劃疆而守;在此以後,始決心進窺中原。而促成太宗此一決心的最大原因是:在察哈爾獲得了一方"傳國璽"。

走筆至此,先作一篇"傳國璽考略"。按:"皇帝"一詞,起於秦始皇;以故作為"恭膺天命"之憑證的璽,亦起於秦始皇,《太平禦覽》雲:

傳國璽是秦始皇所刻,其玉出藍田山,是丞相李斯所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秦始皇打算者,天下萬世一系,傳之無窮,因名之為"傳國璽",但僅及二世;劉邦先入鹹陽,子嬰降於道左,此璽遂為漢得。明人劉定之作《璽辯》,述其源流甚詳:

漢諸帝常佩之,故霍光廢昌邑王賀,持其手解脫其璽組。王莽篡位,元後初不肯與,後乃出投諸地,螭角微玷(按:璽為螭鈕)。董卓之亂,帝出走,失璽。

孫堅得於城南甄官井中。袁術拘堅妻,得以稱帝。術死,璽仍歸漢傳魏,隸刻肩際曰:"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魏傳晉,晉懷帝失位,璽歸劉聰,聰死傳曜。石勒殺曜取璽;冉閔篡石氏,置璽於鄴;閔死國亂,其子求救於晉,謝尚遣兵入鄴助守,因紿得璽歸晉。方其未還也,劉、石二氏以璽不在晉,謂晉帝為"白板天子";晉益恥之。(按:時為東晉穆帝永和八年。)

謝尚到底是否騙回這方秦璽,大成疑問;但自南北朝開始,"其間得喪存毀真贗之故,難盡究詰",直謂之秦璽已亡,亦非過言。

自唐朝開始,"傳國璽"改稱"傳國寶",為太宗所制,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貞觀四年,隋煬帝蕭後,自突厥奉璽歸,亦非秦璽,而是很可能為永和年間所制的晉璽。至後唐莊宗遇害,明宗嗣立,再傳廢帝,因石氏篡立自焚,則連晉璽亦亡。

"兒皇帝"石敬瑭入洛,又制一璽,後世稱為"石氏璽";契丹滅晉,明知此"傳國寶"的來歷,但對外不道破真相,遼興宗耶律宗真試進士,且以"有傳國寶者為正統"命題。"石氏璽"後為天祚帝耶律延禧失落於桑乾河。

至此,所謂"傳國璽(寶)"者,共得三璽:

一、秦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亡於南北朝。

二、晉璽,文曰:"受命於天,皇帝壽昌。"毀於後唐廢帝。

三、石氏璽,文曰:"受天明命,惟德允昌。"遼末失落於桑乾河。

在此以前,宋哲宗時忽有鹹陽平民段義,獻一青玉璽,謂即"傳國璽",曾鞏曾上表稱賀,且改元為"元符"。事實上是"元祐正人"被排斥後,繼承真宗朝奸臣丁謂的另一班奸臣蠱惑庸主的花樣。朱子曾有《書璽》一短文:

臣熹,恭維我太祖皇帝,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時,蓋未得此璽也。紹聖、元符之後,事變有不可勝言者矣!臣熹敬書。

"紹聖"即哲宗於宣仁太後既薨,排斥正人後所改的年號。紹聖四年改明年為元符,又三年而崩,徽宗即位而北宋亡。朱子所謂"紹聖、元符之後,事變有不可勝言者",真是史筆。

金兵入汴梁,得璽凡十四,其中即有此段義所獻之璽。至金哀宗完顏守緒死於察州,則連宋璽的下落亦不明了。

元至元三十一年,禦史中丞崔彧由故官拾得之妻處購得一青綠玉,四寸方,三寸厚,經監察禦史楊桓鑒識篆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以為即秦璽而進獻。其實此即宋哲宗朝奸臣假造的"傳國璽"。此偽秦璽至元亡,順帝挾之走沙漠,猶自誇"我有傳國寶"。其後不知所終。

至於清太宗所獲自察哈爾一璽,非元順帝挾以北走的偽秦璽,而是另一唐朝以後所制,為元順帝走沙漠時所失落的玉璽。《清史列傳·多爾袞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