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請注意,現在我是皇帝(第5/9頁)

像不像是不系外的老朋友之間,爭個小東西取個樂而已?你看這東西你先不要,我拿了你又急,你就不能消消火,讓我一步?

哪像是在爭奪天下皇權的主宰,人間獨一無二的權力。每當翻閱史書,看到這裏,我腦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泛起了趙匡胤微微含笑的表情,那真是笑面含春威不露,一點殺機隱在心。讓誰都挑不出毛病。然後他就把送到了嘴邊的肥肉李守節給放了。是的,為什麽要殺他呢?這孩子一點危險都沒有,放他回去才最符合趙匡胤的利益。於是李守節就平安回到了潞州,給他的父親帶去了趙匡胤這些非常“溫柔貼心”的話。

可是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李筠馬上就明白了趙匡胤想幹什麽,別看他嘴上說得雍容大度,這年頭哪怕稍微有點身份的黑道大哥都不會再動不動就叫囂著給我砍了誰誰呢。

於是,李筠終於可以對自己說,看,我說過了吧,最後還是得造反,一切都像當初我懷疑的那樣……我算得多準啊。

建隆元年,即公元960年4月,原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正式造反。這時距離趙匡胤創建宋朝才剛剛過去了一百多天。

經過搜查案底,李筠幹造反的買賣還真是頭一次,不過沒吃過豬肉不要緊,五代十一國時遍地都是肥豬在跑,李筠對造反怎麽操作早就爛熟於胸了。

首先,他派人四處出擊,廣為收集、編輯了大量趙匡胤的反面教材。比如說趙匡胤怎樣對柴榮忘恩負義,用卑鄙可恥的陰謀詭計篡奪後周的江山,怎樣欺負可憐的孤兒寡婦等等等等,從根兒上追究宋朝的不合法性;然後再大力深挖趙匡胤家族都是怎樣的出身卑微渺小,根本就不配做皇帝,希望以此來喚醒民眾們沉睡的激情,來跟他一起造反,並且借機打擊趙匡胤的追隨者們的信心;

第二,他辦了件實際點的事。他把宋朝派來的監軍綁了,送給了太原的劉鈞,以此請劉鈞確信,這一次他是認真的,破釜沉舟,絕不回頭了;

第三,李筠還要聯絡後蜀的孟昶,他派人秘密穿越陜西,前去結盟,但是很不幸,他的使者雖然沒有背叛他,但是卻被宋朝的邊防卡給逮到了……

但是這都沒什麽,一切的較量都要在戰場上才能分出真正的輸贏生死,李筠手裏最大的籌碼不是所謂的天時或者人和,那都太假,他占了絕對的地利。

潞州,古稱上黨,高居太行山之脊,所謂“居天下之肩脊,當河朔之咽喉”,是絕對的兵家必爭之地。而他的手下更加不乏深謀遠慮之輩,謀士閭丘仲卿說得很清楚——開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不如下太行山,直抵懷(今河南沁陽)、孟(今河南孟州),堵塞虎牢關(今河南滎陽西北)之路,據守洛陽,東向而爭奪天下。

但是誰知李筠聽了之後竟然非常生氣。閭丘,你怎麽把我最大的優勢給忘了?要時刻記得,我的資歷……資歷!什麽開封兵甲精銳,難與爭鋒,就算那是真的,也都是我的!

——“吾乃周朝宿將,與周世宗義同兄弟,禁軍軍校皆吾舊人,聞吾到來,必定倒戈歸順!”

面對這樣的自信,還有什麽可說的呢?真不知道一個人要失常到什麽程度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可惜當時沒有人在他耳邊輕聲地問上一句:“請問,就算此時周世宗本人復活,開封的禁軍們是否會倒戈歸順?”

誰敢冒犯擁有如此輝煌巨大的資歷的人呢?何況李筠緊跟著又鬥志高昂地宣稱——“吾有儋珪槍、撥汗馬,何憂天下不平哉!”

這裏請注意,所謂的儋珪槍,並不是李筠自己的武器,“儋珪”為李筠之愛將,擅使長槍。至於撥汗馬,是指一匹能馱著李筠日行七百裏的快馬。這兩樣東西就是李筠敢和趙匡胤叫板的最大本錢。看到這裏,有沒有想到呂布呢?奉先當年曾在坐困白門樓之前也說過“吾有畫杆戟、赤兔馬,天下誰敢近吾!”

祝福李筠吧,希望他也有三國時溫侯冠絕天下之神勇,而他的撥汗馬也千萬別用在逃命上,雖然看起來一天能跑七百裏,可真是不容易追啊。

公元960年4月,打著為後周報仇復國旗號的李筠率先動手了,不管他之前做過了哪些腦筋秀逗的事,只要一回到戰場上,他作為一個傑出統帥的本能就指引著他取得了一個重大的勝利。

一戰即奪取了澤州城。

澤州,在潞州之西,面向太行山,這時李筠的局勢好得無以倫比——只要沖上太行,趙匡胤就再也沒有辦法阻止他。李筠以太行之險,一沖而下,直接就可占據黃河上遊,進而控制沿岸的永豐、回洛、河陽等幾乎所有的重要糧倉,斷絕宋朝都城開封的漕運之路。

國家無糧,那是最致命的、無可救藥的硬傷,別說趙匡胤剛剛得國,人心不符。就算是他已經根深蒂固都沒法維持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