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死萬歲殿(第5/10頁)

而且更古怪的是,後來趙光義的兒子真宗皇帝趙恒即位不到兩個月,就給自己的叔叔趙廷美、哥哥趙德昭、趙德芳追封名位,進行補償,可是對自己的這位嬸母,堂堂的開寶皇後卻一點表示都沒有,直到太宗陛下的玄孫神宗皇帝即位之後,才把她的神主升袝太廟。

這都是為了什麽呢?

不得而知,資料太少了。關於她的死,在歷史中還留下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宋初時著名的翰林學士王禹偁。這位大佬和另一位知制誥田錫先生是最敢對皇帝說三道四的人,田錫更威猛些,不僅和皇帝對著幹,還時不時地拿宰相開刀,結果早在端拱二年,砍趙普時崩了刃,至今還沒康復。

王禹偁這次其實已經很小心了,他根本就沒敢在公開場合說任何話,只是在私下裏和自己的賓客說:“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結果趙光義的耳朵太長,很好,非常好,吃我的飯,連我的家事你都敢管。給我滾出京城,到滁州當官去!

另一個人嘛……是寇準。這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次不是他政治覺悟不高,更不是他突然間狀態大好,想和皇帝再操練一下,而是他個人的愛情問題。真不巧,他的老婆大人就是宋皇後的親妹妹,說穿了,他居然是光輝偉大既聖又德神勇無敵突然死亡的趙匡胤陛下的連襟……

寇準的事先放一下,宋皇後的葬禮事件到此結束,他的電梯時刻還要再等幾個月,那時的速降感覺肯定會讓他覺得頭皮發麻滿眼金星的。

趙光義更加繁忙,風言風語都靠邊站,他有重要的軍國大事要做。在做之前,他的三兒子趙元侃給了他一個好彩頭,新上任的開封府尹報告——在太康縣,有村民抓住了一只玄兔,貢獻給皇上。

“玄兔”……一只黑兔子,不知道哪裏特別,反正兒子獻得高興,老子收得愉快,太宗陛下親自給這事定了性——“玄兔之來,國家之慶也。”

至於慶在何處,因、為、這、是、祥、瑞。請注意,這是未來的真宗陛下第一次流露出對國家興旺民族昌盛的巨大向往,以及對祥瑞事件的勇猛追求欲望,特此紀念一下。

這之後,趙光義集中精力,回憶了過去近一百多年裏皇帝和藩鎮之間的生活經驗,權衡再三,給西北方面的李繼遷提出了一個非常美好的生活建議。

派使者去西夏宣詔李繼遷,加封其為鄜州節度使,轄區就在今天的陜西省中部。

這和上次托張浦帶去的口信內容一致,讓李繼遷從野人世界的定難五州搬到中華文明最集中的長安城一帶,直接一步跨進文明人的現代生活。這是多大的幸福啊,想來一直活得既痛且苦的李繼遷該感恩戴德了吧?

當然,事實上這只是一道小小的測試題,就看李繼遷是不是讀過書,懂不懂歷史。不必太遠,只是最近的五代十一國時期就夠了。還記得嗎?後唐帝國是怎樣滅亡的?燕雲十六州又是因為什麽樣的起因才被割讓出去的?

讓節度使搬家,這是皇帝清除藩鎮勢力的不二法門,最強有力的一招!當然了,這也是藩鎮反口咬皇帝,鮮血淋漓改朝換代的二不法門,最強有力的一招……

不過這次的前景應該不錯,據可靠情報,李繼遷平生大字不識一個(西夏文字這時還沒出現),黨項人的各種神奇古怪傳說肯定是聽滿了一腦子,所以抱著祖宗的基業死也不放,但是漢地裏的故事他知道多少呢?

這真是個問題,以前是虐待黨項人的身體,這一次要改成鄙視李繼遷的智力了。

李繼遷有點傷神,準確地說是傷心。被人蔑視的滋味太難受了,居然以為拆了我家的夏州城就把我嚇死了?我李繼遷是嚇大的?!

剛剛給了點好臉,馬上就想要我的身家性命,當我是白癡?!

何況學問與能力無關,那只是組成能力的一部分,有太多學問高深隆重的大角色其實都只不過是電腦裏的硬盤,得有操縱的人才能往外倒料。更可貴的本事叫本能,有些人天生就知道什麽叫危險,或者怎麽叫別人難受。

傷心過後,李繼遷徹底看清楚了這個宋朝皇帝的本相,作為敵人,站在對立的角度,才有資格這樣衡量——趙光義是個徹頭徹尾的侵略者。對待西夏,完全就是當初對待遼國的翻版。不管形式怎樣,他都要想方設法地把敵人幹掉,把土地和財富並入到自己的庫房裏。

很好,李繼遷思量了好久,沒有當場翻臉,他只是像當年第一位識破搬家詭計的藩鎮大人那樣回復了三個字——不奉詔。

好意心領,但我也沒造反。皮球踢回去,再看你的反應。同時李繼遷進行二手準備,活在這個世上,看來手裏永遠都得抓著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