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死萬歲殿(第4/10頁)

當時他正在開封府堂上辦公,突然間禦史武元穎連同十全大太監王繼恩出現。煞星臨門,滿堂震恐,可是呂端徐徐起立,靜待詔命。

當天呂端取帽下堂,與二位天使大哥隨問隨答,從容自若。三個月之後,這些“有罪”之官都按律到考課院領處分,並且恩準可以面見皇帝,表達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只見表演現場渧淚橫飛,號聲一片,所有的堂堂大宋命官都把臉面扔到皇家禦用廁所裏,徹底變成了痛苦不堪的水龍頭,哭得跟竇娥似的,但只能強調出一點痛苦之源——臣有罪,但是家裏太窮,您要是再貶了我,就要全家餓死了……

表演收到賞錢,這些人基本都被趙光義原諒,就算貶,也不會貶得太狠太低太遠。可是輪到了呂端,這位衰神卻只說了四個字——“罪大幸深”,積極要求外貶,越遠越好!

趙光義深深地凝視他,也只回了四個字——“朕自識卿。”不久之後官復原職。

這是必然的,就在呂端兩次出任開封府屬官之間,在那段被貶的歲月裏,他的表現趙光義看得清清楚楚。那是在宋端拱元年,公元九八八年的四月,他奉命出使高麗。回程時海上突然起了大風,波濤如山,摧檣折舵,同船的人連同副使呂佑之都嚇呆了,下令把船上所有的貨物都扔進大海,才逃過這一劫。但是這一切發生時,呂端獨自坐在艙中怡然讀書,神色不變,就像在自己家的書齋中讀書一樣。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呂端。”這樣的膽識,這樣的氣量,尤其是黴運當頭卻絕不怨天尤人,更不搖尾乞憐,呂端用光明寬厚的人格力量硬生生地扭轉過皇帝的成見。

十五年前,皇帝說他“是大家子弟,能吃大酒肉,余何所能!”到這時,皇帝要升他為首相,有人提醒說“呂端糊塗”,趙光義卻強調“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並且在當年的賞花釣魚宴上作詩以贈——“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

這是把呂端比作千古兵家第一祖姜子牙了。的確,呂端與姜尚同樣都是大器晚成,這一年呂端已經整六十歲了,是一位真正的老人。但是趙家的這位絕不放權,甚至不相信任何人的皇帝,卻給了呂端一份從所未有的特權與殊榮。

“自今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沒有呂端的認可,國家的公文赦令不許上傳皇帝!

在宋初,最鼎盛時期的趙普也沒有這份待遇……

時光繼續流轉,當年英姿偉岸或者笑顏如花的人都成了過去,就在呂端得勢的當月,宋太祖趙匡胤的皇後,宋開寶皇後宋氏死了。

時年僅四十四歲。

這是無可置疑的皇後,曾經母儀天下,為宋朝後宮之主。她的死亡,依禮必須要有全體臣民,包括現任的皇帝在內全體默哀進行國葬。但是結果卻是,趙光義不為皇嫂成服(連喪服都沒穿),並且不準臣子們臨喪吊孝。宋皇後的棺柩被遷到他的姐姐,已經死去多年的燕國長公主(嫁給高懷德、曾經用擀面杖把趙匡胤掄出家門的那位女士)的家裏,之後就殯葬在了普濟寺。

這位在寂寞中孤獨死去的女人連最後一點死亡者的起碼權力都沒有得到,她不能與丈夫、宋太祖皇帝趙匡胤合葬,就連她的神主(牌位)也不準進入太廟,等於是把她驅逐出了趙氏家族!

這樣的殘酷對待,連小戶人家的倫理底線都被打破了,到底是因為什麽?

有一個說法是,說她死後趙光義傳皇位給自己兒子的所有威脅才全部除掉,可以真正安心了。言外之意,也就是說,她在活著的時候還能再威脅到趙光義的實權。

或者說在趙光義死後她還活著,就能再以她的號召力把皇位重新奪回到太祖一系。

這太不可思議了,在歷史記載中,除了在“燭光斧影”之夜,她曾經命王繼恩去召喚德芳,既排斥了長子德昭,又讓趙光義感到了威脅之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她的身影。她非常安分,趙光義即位後命她移居西宮,她就去了;在雍熙四年,又命她移居東宮,她也答應,根本就是百依百順。

她的生命之路就是十七歲入宮,四十上歲死亡,只與年長她二十五歲的丈夫生活了八年,沒有任何親生子女陪伴。這些寂寞淒涼的數字,就是她的一生。權力根本就與她絕緣,退一萬步講,就算她死在了趙光義的身後,她也絕不是她弟妹的對手。

別忘了那位李氏弟妹的哥哥是誰——李大將軍李繼隆……宋家卻誰都沒有。

唯一的解釋就只有趙光義本人的心靈了。昨天還感恩的事,過了一夜或許就會勃然大怒,當年哭著說出“共保富貴,無憂也”的心情,過了二十多年裏憂外患的日子之後,會變成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