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聖人PK文豪

這世上有些人是極特殊的個案,他們活著時是人間的妖孽,死了之後仍然是個噩夢,不管是什麽事,只要和他們沾上點邊兒,立即就變味了。

比如司馬光的葬禮。

他死得很巧,那天正好是宋朝大赦天下的好日子,文武百官都要進宮去贊美皇帝,順便唱歌跳舞玩個痛快。集體狂歡之後,大家談笑風生走出宮門,去趕下一個過場。

去給司馬光吊唁。

無論怎樣那也是一位黨魁,是飄揚了十幾年的一面旗幟,不管心裏面怎樣腹誹,還是得做出這起碼的尊重的。只是突然間他們被一個人攔住了。這人非同小可,在名聲上驚天動地,在職務上前途遠大,在行為上枯燥無味,在官場上堪稱警察。

伊水河畔程老夫子——程頤。

他的名聲和司馬光一樣在這15年間突飛猛進,首先一大批弟子成才了,職位最高的已經是宋朝的台諫官員;其次他的學問終於形成了體系,對於儒、釋、道三家的經典有自己的感悟,理學始祖的地位確立了。這是巨大的成就,從民間影響到官場,除了極個別的某些怪物之外,沒有誰不對他頂禮膜拜。

能做到這一點,是宋朝建立以來獨一無二的,其效果非常驚人,他得到了司馬光的尊重,地位超然到沒有拘束。

他可以和司馬光平等論交,雖然身在舊黨,可絕不會對任何高官假以辭色。因為這種地位,司馬光給他安排了一個更加超然、神聖的工作。

給小皇帝哲宗當老師。

在宋朝的歷史上,帝師的未來是無比光明的,真宗、仁宗的老師們百分之百的榮寵終生,百分之七十以上升到了宰執位置,而且由於他們和皇帝的特殊關系,從小養成的信任依賴感,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國家的政策走向。

一句話,前途遠大,無比遠大。

程頤是北宋歷史上文憑最高的帝師,哲宗只有9歲,處於最理想的接受教育的年齡,這樣的組合非常讓人期待,他們一定會產生火花,積極互動,成為一對親密無間的師生的。

事實上有苦自己知,哲宗恨不得他立即去死。

程頤什麽事都管,比如春天到了,萬物復蘇花木繁茂,哲宗在深宮中憑欄觀景,隨手折下了一根柳枝。程頤瞬間出現,喂,你太殘忍了,春天是生命的季節,每一種生物都有生長的權利,哪怕是一棵柳樹。你是上天之子,要仁慈,要博愛,要像愛你自己一樣愛柳樹,之後像愛柳樹一樣去愛你的子民,這樣才是好皇帝……

哲宗忍。

比如哲宗穿戴整齊走向課堂,準備接受教育。程頤拿起書本,卻突然問:喂,你昨晚洗澡時是不是腳邊有只螞蟻?

是。

你怎麽處理的?

我給它讓了路。

好!程頤擊節叫好,學生開竅了。你終於做對了,由柳樹到螞蟻,它們都是生命,都是你的子民,你終於愛護它們了,你要終生這樣做……

哲宗很安靜。

比如9歲的哲宗一覺在深宮裏醒來,突然發現圍在身邊的不再是昨晚之前的姐姐妹妹,而是一律年過50歲的大姨媽。這是怎麽回事,他很想尖叫,很想怒吼,他身上流著激烈如火的神宗的血,絕不是任人擺布隨意揉搓的懦夫孬種!

可是程頤的聲音出現了,一個好皇帝都是不好女色的,女色……嗯,孔夫子曾經曰過,這是一個男人的天性,所以要從小抓起,哪怕你只有9歲。

哲宗恢復了安靜。

他是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在人類的歷史上早熟的孩子、早熟的皇帝是有的,可是從來沒有人能在他這樣的年齡上做到他那樣的理智、堅忍、深沉,把所有一切都深深地埋進了心底,除了極少數的幾個尖端時刻,從來不會讓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情緒波動。

他深深地躲在垂簾之後,冷冷地看著周圍的一切。他把什麽都記在心裏,像一具灰色死寂的孩童石像,默默無聲地生存著。

傳說100多年前北宋剛剛建國時,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和第一位首相趙普有過一段對話。趙匡胤問:“天地間什麽最大?”

這種話趙匡胤很喜歡問,比如他進佛寺時就曾問過和尚,我用拜佛嗎?很明顯是要和佛祖比比大小。和尚很識相,笑嘻嘻地回答:“現在佛不拜過去佛,您不用拜。”

比神靈都大了,天地間還有比皇帝還牛的嗎?答案只此一個——皇帝!

可是趙普想了很久,給出了另一個答案——“道理最大。”

這個傳說在宋史裏非常有名,一直被幾十年後縱橫宋朝唯我獨尊的理學家們奉為源頭。至於真實性嘛,沒法證明。宋史裏這樣的手段太多見了,哪個宗派想達到某些目的,總會穿越時空,找些無敵型的名人添加資料,讓自己的行為神聖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