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僵局,1945~1953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資產階級德國,只要它是和平的。

——貝利亞,1953年5月

一個頭腦清醒的馬克思主義者,一個處在與社會主義或者說蘇維埃政權關系密切的位置上的人,怎麽能相信四大國管制下的和平的資產階級德國?

——莫洛托夫,1953年7月

德國的分裂是蘇聯與西方民主國家發生沖突的最引人矚目的後果。然而,只是在最近,才有人對西方的幹預進行批判性的重估,而即使到現在,斯大林的整個作用也無法得到有關文件的證實。許多小範圍決策的細節及其執行情況依舊模糊不清,斯大林的密碼電報及許多談話的錄音在俄國档案中仍然沒有解密。盡管如此,從現有的文件來看,東德事態的新發展中許多都帶有斯大林的獨特印記。如果沒有他的明確同意,其中有些根本就不會發生。蘇聯駐東德最高政治委員弗拉基米爾·謝苗諾夫(Vladimir Semenov),在20世紀60年代回憶說,為了實行蘇聯在德國問題上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巧妙的外交措施”。

對東德和蘇聯档案檢查的結果讓一些學者確信:斯大林本來更希望建立一個非共產主義的、統一的德國,而不是一個分開的東德衛星國。有些專家認為,蘇聯人從來沒有打算把東德蘇聯化,只是於匆忙混亂之中,陰差陽錯走到了那一步。在這一章,我的看法恰好相反。證據顯示,斯大林和蘇聯的精英們從來沒想過要建立一個中立的德國。至少,蘇聯人是想讓德國受西方控制的那一部分保持中立,而在自己的占領區建立社會主義。從意識形態角度看,在東部占領區建立社會主義,可以把20世紀20年代布爾什維克的國際主義夢想與20世紀40年代建立帝國的夢想結合起來。

從經濟上來看,占領區可以提供巨大的戰爭賠償,可以為蘇聯精英帶來自肥的機會,為實業家和科學家提供高技術,為蘇聯核武器提供幾乎所有武器級的鈾。德國的分裂也是在中歐構建社會主義帝國的好借口。二戰的巨大傷亡讓蘇聯的精英和普通公民覺得,自己有資格在德國的未來問題上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而且這樣的看法持續了幾十年。

最後但並非無足輕重的是,斯大林從來不想把蘇軍撤出東德。隨著對抗的加劇,無論是從軍事還是從地緣戰略來說,東德都是蘇聯在歐洲的真正的中心。幾十萬蘇軍最終被部署在那裏,準備一有風吹草動就殺向英吉利海峽。

正如後來所證明的,在蘇維埃帝國中,東德是麻煩最多的一個環節。作為“民族問題專家”,斯大林小心翼翼地不讓德國的民族主義勢力卷土重來;他感到問題的關鍵是把德國的分裂歸罪於西方列強。因此,蘇聯人對東德與蘇維埃帝國的逐漸一體化秘而不宣,並讓東、西德的邊界保持開放。這就使德國成為自由市場制度與共產主義制度展開相對開放的競爭的場所。在占領的頭幾年,蘇聯當局在鞏固“他們的德國”方面,似乎是成功的。然而,到了斯大林生命的晚期,形勢就明朗了:對這個作為歐洲中樞的國家的爭奪才剛剛開始,而蘇聯人毫無勝算。

建立占領政權

在首批蘇聯士兵進入東普魯士之前很久,蘇聯當局就制訂了占領計劃(文件顯示始於1943年)。不過,可以理解的是,這些計劃都非常模糊。伊萬·麥斯基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我們的目標是防止德國再次發動侵略。”這個目標的實現,如果不能通過“無產階級革命”並“在德國建立一個強大的蘇維埃政權”,那就只能通過“持久而全面地削弱德國,使之在物質上無力發動任何侵略”。二十年後,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元帥和謝爾蓋·比留佐夫元帥表示,他們認為斯大林在1945年的意圖就是要摧毀德國的經濟:“他不認為我們會常駐德國,而且他擔心整個德國會再次反對我們。”

總是懷疑西方居心叵測的斯大林,想要防止德國與西方列強在最後時刻結成同盟。在雅爾塔會議上,他甚至都不想顯示出蘇聯對戰爭賠償的極強烈的興趣。據麥斯基說,斯大林“不想讓盟國被我們的要求嚇著了,從而使他們想另做打算”。對於蘇聯計劃利用德國的戰俘作為強制勞動力進行蘇聯城市與經濟的重建,他也故意輕描淡寫。實際上,蘇聯對於從經濟上剝奪德國有著濃厚的興趣。1945年5月11日,斯大林指示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國家計委主席尼古拉·沃茲涅先斯基、麥斯基等官員,必須以最快速度把德國的軍事與工業潛能轉移到蘇聯,以確保工業區——“尤其是頓巴斯[煤礦]”的經濟恢復。莫洛托夫在討論時強調,在把西柏林交給西方列強之前,蘇聯人必須把它所有的工業資產都弄走。“我們為柏林付出的代價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