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僵局,1945~1953(第3/22頁)

在蘇聯有關德國問題的文件中,看不出美國的原子潛力對蘇聯的安全考慮有什麽重大影響。不過,廣島蘑菇雲的陰影在蘇聯對德國問題的考慮中,肯定是存在的。1946年5月5日,莫洛托夫在與拜恩斯交談時問美國為什麽“不放過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為什麽要在冰島、希臘、意大利、土耳其和中國等地“到處建立自己的空軍基地”。從這些基地出發——就像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蘇聯軍方理解的——攜帶原子武器的美軍轟炸機可以輕而易舉地攻擊蘇聯的任何地方。後來,在20世紀50年代初,這方面的因素將促使蘇聯大幅增加其在中歐的軍事存在,以反擊美國可能發動的核打擊。

斯大林與蘇聯的高級官員都認為,如果過早從德國撤軍,就會否認蘇聯在中歐和巴爾幹地區有駐軍的權利。那樣一來,滿目瘡痍的德國以及中歐其他國家,就會自動依賴於美國的經濟與資金援助,也就會接受這些援助所附加的政治條件。蘇聯人剩下的最好的選擇就是讓共同占領體制無限期地持續下去。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和謝苗諾夫打算,“無論如何,要利用美國人的動議,將來在德國問題上捆住他們的手腳(以及英國人的手腳)”。那樣一來,他們至少還可以寄希望於戰後必然會發生的經濟危機,寄希望於美國放棄其在歐洲稱霸的計劃並回到孤立主義政策。

在此期間,美國人卻轉換到“遏制”模式,不再熱衷於在德國與蘇聯合作的想法。拜恩斯和貝文達成協議,把美英兩國的占領區合並起來,實行共管。在共和黨參議員亞瑟·亨德裏克·範登堡(Arthur H. Vandenberg)和民主黨參議員湯姆·康納利(Tom Connally)的陪同下,9月6日,美國國務卿在斯圖加特的演講中說:“我們不會撤走,我們要留在這兒。”總的來說,拜恩斯認為,德國主權與民主前景的主要支柱是美國而不是蘇聯。除了保證德國對魯爾區和萊茵蘭的主權之外,拜恩斯還暗示,美國並不認為德國與波蘭(沿奧得河和尼斯河一線)的新的邊界線是不可改變的。

拜恩斯的講話強化了蘇聯官方的共識:美國政府想要消除蘇聯在德國的存在並拒絕承認蘇聯在中歐擁有勢力範圍的權利。盡管如此,“較軟”和“較硬”的解讀空間都還是存在的。莫洛托夫的副手謝爾蓋·卡夫塔拉澤站在“強硬路線”的一方。他寫道,美國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國家”並想把德國變成他們“在歐洲發號施令”的基地。按照這樣的評估,上述演講乃是反蘇戰略計劃的一部分。外交部的其他官員認為拜恩斯想要動員德國“反動的”民族主義勢力來反對蘇聯,但他們沒有把美國的行動說成是侵略計劃的一部分。他們中有些人仍然認為,在德國問題上達成政治及外交妥協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不過,對於這種妥協的性質,從官方的討論中還看不出來。

只有斯大林的指導才能紓解該問題給人們帶來的苦惱。這位克裏姆林宮的統治者與莫洛托夫、維辛斯基、弗拉基米爾·傑卡諾佐夫(Vladimir Dekanozov)、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以及其他官員討論了德國事務。在其1946年2月給德國共產黨領導人瓦爾特·烏布利希(Walter Ulbricht)和威廉·皮克(Wilhelm Pieck)的指示中,斯大林使用了與布爾什維克在俄國革命中用來描述其政治戰略的相同的措辭:“最低綱領”是維護德國的統一;“最高綱領”則明確規定要沿著“民主的道路”在德國建設社會主義。仔細考慮一下這樣的口號就可以發現:它意味著斯大林準備在蘇聯占領區的蘇聯化問題上做出妥協,以希望共產主義影響力能夠傳播到德意志其余的地方。如果戰後真的發生經濟危機而美國也真的從西德撤軍,那斯大林分兩步走的計劃還能夠說得通,但在1946年或者在那之後,那一切並沒有發生。

謝苗諾夫在自己的日記中回憶說,斯大林每隔兩三個月至少要見一次他和德國共產黨人。他還聲稱,自己直接從斯大林那兒得到指示:要心無旁騖,把精力放在重大的戰略問題上,在蘇聯占領區逐步建設新德國。據他說,關於戰後德國的政治戰略問題,與斯大林的談話有“不下一百次”。但斯大林的會客日志顯示,克裏姆林宮的統治者與東德人在克裏姆林宮的會見只有八次,其余的在档案中都查不到。從1946年開始,由於健康原因,斯大林逐漸把德國事務交給自己的副手和有關機構處理了。

斯大林的指示模糊甚至沒有指示,這種情況令人費解。這可能是因為德國問題一直不確定,也可能是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克裏姆林宮的領袖像他在較早時慣常的那樣,在自己下屬中間慫恿權力鬥爭,並在官僚主義沖突中扮演調停人的角色。至於蘇聯的對德政策,他容忍甚至鼓勵不同的、有時是相互沖突的觀點。結果,官僚系統的內鬥使蘇聯駐德軍政府的活動變得更加復雜。蘇聯的駐德官員隸屬於包括國防部和外交部在內的莫斯科的不同機構;同時,他們中有些人又享有特權,可以與中央各部委的首腦,甚至是斯大林及其副手直接聯系。蘇聯駐德軍政府的官員根據其職能與任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權力範圍,其職責相互關聯,但有時也彼此沖突。他們與德國人中不同群體的工作聯系以及他們在莫斯科的不同靠山,再加上斯大林身邊那些人的鉤心鬥角,使局面更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