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3/10頁)

透過晨曦,人們清楚地看到,那冒著濃煙的山峰和旁邊的島嶼遠比人們之前推斷得更遠。劃槳手們迎來了最後一個餓著肚子拼命劃船的日子。他們的目的地近在咫尺,這讓饑腸轆轆的男人們再次鬥志昂揚。入夜,人們確信漫長的航行將在第二天清晨結束。在最後一個柔和的熱帶夜晚,發著光的山峰就在前方。“西風號”上的船員以穩健的節奏繼續前進。

近五千英裏的艱難跋涉終於要告一段落了。至此,有必要將他們的成就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航海者作一番比較。在地中海,盛極一時的腓尼基人的後代即使在全盛時期也很少探索陸地之外的地方,他們現在沿著繁榮興盛的海岸線居住,偶爾有“勇士”來到波瀾不驚的海面航行大概兩百英裏的路程。葡萄牙人已經開始收集關於海洋的大量信息,但還沒有做好實地探索的準備,就連馬德拉群島和亞述爾群島這些近在咫尺的島嶼也要再過六百年才會被人發現。當地人確信,穿越赤道之後就再也看不到北極星,那意味著將被炎熱折磨致死,或者從世界的邊緣掉下去摔死,或者兩種死法一起來。

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的平底帆船已經在亞洲地區穿梭往來於南部海域中那些看得見的島嶼之間,並謂之“英雄壯舉”。從阿拉伯國家到印度,商人們進行了大量的航海活動,然而他們從未遠離人口稠密的海岸線。而在歐洲西部那些未經開發的大陸上,還未曾有人離開過陸地。

只有歐洲北部的維京人展現出了可稍稍與波拉波拉島人相提並論的雄心壯志。然而,即使是他們,也還未開始在海上長途跋涉,雖然他們已經擁有了高超的金屬鍛造技術、巨船、織就的船帆,並出現了書籍和地圖。

因此,只有太平洋的居民們,只有像謹慎細心的塔馬圖阿和精力旺盛的特羅羅這樣的人才得以見識到海洋的真實面目並將其征服。他們既沒有金屬也沒有地圖,他們只有星星作向導,只帶著幾段辮繩、幾個幹芋頭和心中對天神的絕對信任就創造了奇跡。要再等到七百年之後,意大利領航員才打著西班牙的旗號,以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的全部力量做後盾,駕著三艘釘在一起的巨大艦船,起程走上一段算不上遙遠的航程,而其危險程度甚至及不上波拉波拉島人所面對的一半。

黎明時分,特羅羅駕駛的獨木舟在島嶼的東南海岸靠近陸地。巨大的火山島從海床裂縫的東南部邊緣拔地而起,傲然挺立。望著清晰可見的海岸線,水手們思緒萬千。特羅羅有些遺憾地想到:“島上全是巖石。椰子樹在哪裏呢,淡水在哪裏呢?”馬圖坐在離陸地最近的船殼裏尋思著:“沒有面包樹。”但是塔馬圖阿國王則沉思道:“是泰恩天神帶我們來到了這座島嶼。這裏一定是個好地方。”

只有圖普那想到了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中將會出現的重大問題。他憂慮地禁不住顫抖起來,想到:“我兄弟的兩個兒子即將踏上新的土地。所有的一切將取決於接下來這幾分鐘,顯然,其他天神已經占據了這片土地,我們決不能做任何冒犯他們的事情。但是,我安撫得了所有的天神嗎?”

他焦躁不安地在獨木舟上走來走去,努力不去觸犯這些陌生的天神。“連一塊石頭也不要拿起來。”他警告說,“不要折斷樹枝,也不要吃這裏的貝殼。”然後他走到神之居所旁,把帕叫到身邊,將一塊方形的扁平石塊遞到他手裏。“你跟著我,”他說,“你特別勇敢。”他為國王理了理羽毛鬥篷,遞給特羅羅一根長矛,然後用顫抖的雙手將兩位天神——泰恩和塔阿若阿——舉了起來。

“馬上行動!”他喊道,獨木舟觸碰到了陸地。

第一個走下獨木舟的是塔馬圖阿,他剛在島上留下一只腳印,就停了下來,跪在地上用雙手將泥土捧到唇邊,不停地親吻著。“這片土地,”他沉痛地唱誦著,“這裏是人類的家園。這片土地是安居樂業的好地方,是繁衍後代的好地方。我們帶著先祖們踏足此地。我們帶著列位天神來到這裏。”

在他的身後,圖普那仰著臉佇立在獨木舟的船頭上。“泰恩,感謝你讓我們安全地航行。”他悄聲說。接下來,他用具有穿透力的嗓音喊著,“你們,陌生的天神!掌管此島的勇敢仁慈的天神們!你們有四十個、四萬個、四千萬個天神!請允許我們登上這片土地。請允許我們分享你們的財富,我們會給你們帶來光榮。”他剛要帶著自己的天神舉步登上海岸,突然又想到就這樣闖進新天地未免過於膽大妄為,於是又一次喊道,“威力無邊、洞悉一切的神明們,我是否已獲準登上這座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