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2/17頁)

烤火的日本兵戴一副眼鏡,穿舊布軍裝,傻傻的樣子,聽到讓他走,也就乖乖地跟著走了。

到了師部之後一搜,搜出了一張大學畢業證書,原來是後期動員入伍的學生。“眼鏡男”自稱是某日本部長的侄兒,不知是真是假,但看樣子此君也只能跟著他的“叔叔部長”做做公務員,打仗實在是勉為其難。

經歷長衡會戰,第四十四軍的士氣也很低落,若不是王澤浚進行縮編,兵員素質同樣好不到哪去,不過對比一下安仁城裏的日軍,已經算不錯了。

跟菜鳥級別的日軍部隊做鄰居,對人的自信心都是一種激勵。當然了,即便如此,第162師也無能力直接收復安仁,大家誰也吃不了誰,形成了隔河對峙的局面。

中間地帶有一座小山頭,第162師原擬予以占領,但後來考慮到食宿不便,暫時未予駐紮,結果讓日軍捷足先登了。

山頭距第162師軍營僅三裏之遙,頗具威脅。駐在山上的是一個日軍小隊,四十余人,這四十余人若是野戰軍主力,可不容易對付,但作為湧現“乞丐男”“眼鏡男”的魚腩部隊,那又另當別論。

指揮官觀察了一下,山頭側面有一條路,然而因為那裏日軍警戒較為嚴密,不易得手,於是決定通過正面的叢林進行奇襲。

總攻之前,由尖兵班突前探路。一個班長帶三個兵,從荊棘裏穿過去,悄悄地爬上了山。上山之後,發現日本兵正在架槍休息,周圍只有一兩個哨兵。

四個人耐不住性子,沖上去就要抓活的,日軍毫無準備,炸了窩一樣地亂跑,後來一看,才四個中國兵,有的人又殺奔回來。

此時後續大部隊正好趕到,不過因尖兵班經驗不足,以致打草驚蛇,最後只捉得三個俘虜,背回三支槍,戰果並不大。

小打小鬧只是開始階段,隨著功力的恢復,第162師開始重新擁有打大仗的能力和本錢。

一周後,安仁日軍傾巢出動,過河向第162師的陣地發起進攻。兩軍大戰一日,日軍傷亡三百余人,潰敗而去,日軍傷兵在撤過木橋時,爭相擁擠,情形很是狼狽。

在第四十四軍戰史中,這是為數不多的一次勝仗。自此,日軍就變得規矩多了,縮在城內不再隨便出擊。

第162師缺乏攻堅能力,就采取截斷補給線,餓對方肚子的方式進行圍困。

自從薛嶽想辦法將第四十四軍留住後,倒也對王澤浚另眼相看,有什麽好東西都會拿出來與他分享。正好上面給第九戰區派來一批美軍特種兵,薛嶽就優先撥了一支給王澤浚。

這是一支工兵性質的特種兵,共有十二人,長於埋設烈性炸彈。王澤浚從全軍挑出一個叫蕭德宣的團長,將特種兵配屬給他,任務是打一場漂亮的破襲戰。

蕭德宣的前任因戰敗被撤職查辦,蕭德宣剛剛提拔上來,以指揮靈活著稱。王澤浚對他說:“你這次出擊,既要有戰果,保證美國兵發揮作用,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

蕭德宣親率所部營長及偵察兵,一行二十余人,化妝進入茶陵至安仁的公路段,經過偵察,確定了伏擊區域和範圍。

日軍輜重車隊進入伏擊區後,美軍特種兵先將首尾兩輛汽車轟上天,再對中間的車輛逐一清除,把剩下的七八輛汽車也給炸了,堪稱是庖丁解牛式的作業手段。

在特種兵們炸汽車的同時,蕭德宣團負責與日軍掩護部隊作戰,確保前後長達三個小時的特種作業圓滿完成。

打靶回營,大家都興高采烈,那些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大兵見到蕭德宣團長,都豎起拇指,連呼:“ok,ok!”

王澤浚也深感滿意,對蕭德宣說:“打得好,打得痛快!”

原先面有菜色的士兵還只是一部分,在補給屢屢遭截的情況下,“乞丐男”越來越多,“眼鏡男”又打不了仗,經過一段時間,日軍終於忍受不住,撤出安仁了事。

對於地面上的特種作戰,日軍尚有防禦辦法,也就是沿路加強警戒,但當地面移往天空,他們就得抓狂了。

進入抗戰後期,由於美國空軍的加入,中美空軍逐漸占據中國大陸的制空權,日軍之所以要付出巨大代價,連續占領衡陽、桂林、柳州,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控制這三座城市的空軍基地,以限制中美空軍的行動。

除了衡陽和桂柳,江西的遂川、贛州等地也建有飛機場。負責指揮國內空軍作戰的陳納德便以江西基地為中心,編成華東飛行部隊,配合第九戰區作戰,同時利用運輸機對被阻斷的第三、第九戰區進行補給,當時這一作戰形式被稱為“要點作戰”。

桂柳會戰期間,只要是晴天,華東飛行部隊的戰鬥機、轟炸機即從日出到日落,不停地對日軍的運輸線路進行攻擊和轟炸,範圍從公路鐵路上的車輛橋梁,一直延伸至江上的運輸船隊,導致日軍輜重部隊整個白天都得隱蔽防空,只有到拂曉前或黃昏後才敢生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