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懷恩:一顆潛在的叛亂種子(第3/4頁)

代宗李豫沒想到仆固懷恩和辛雲京的矛盾居然會發展到如此不共戴天的地步,為了避免事態進一步擴大,只好下詔把兩個人都褒揚了一番,勸他們以大局為重,握手言和。

這道和稀泥的詔書一下,仆固懷恩頓時一跳三丈高。

天子豈能如此是非不分?

仆固懷恩憤怒地想,自從安祿山起兵以來,自己始終奮戰在平叛的第一線,整個家族為國戰死的有四十六人,女兒為了國事又遠嫁異域;每逢戰爭的關鍵時刻,都是自己出面向回紇求援,才得以先後收復兩京、平定河南河北。要說平叛的第一功臣,自己絕對是當之無愧!可一個小小的河東節度使辛雲京不但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裏,而且還信口雌黃、肆意誣陷,而天子居然在這種情況下和起了稀泥,這意味著什麽?

這難道不意味著,天子是想借辛雲京來牽制自己嗎?

這難道不意味著,兔死狗烹的大戲已經無聲地開鑼了嗎?

仆固懷恩忍無可忍,立刻給天子上了一道滿腹冤屈的奏書:“臣靜而思之,自己有六大罪過:當初同羅部落叛亂,臣為先帝掃平河曲(今山西西北部),此罪一;臣之子仆固玢,為同羅所俘,伺機逃回,臣將其斬首,借以激勵部眾,此罪二;臣有女兒,遠嫁外夷,為國和親,蕩平寇敵,此罪三;臣與子仆固瑒不顧身家性命,為國效命,馳騁沙場,此罪四;河北諸鎮剛剛歸降,各節度使皆手握強兵,臣竭力安撫,消除他們的疑懼,此罪五;臣說服回紇,讓他們奔赴急難,幫朝廷平叛,天下平定後,臣又親自送之歸國,此罪六。臣既有此六大罪過,合當萬死!縱然含恨九泉、銜冤千古,又能抱怨什麽呢?

“臣與朔方將士,功勛最著,貢獻最大,是先帝中興大業的主要力量,也是陛下流亡期間的親信故舊,可陛下非但沒有特別褒獎,反而聽信宦官讒言。先有郭子儀受到猜忌,如今臣又遭詆毀,所謂鳥盡弓藏,信非虛言!陛下聽信其誣陷之辭,與指鹿為馬又有什麽區別!倘若陛下不納臣的一片忠心,一味因循苟且、包庇縱容,臣實在不敢說能保住身家,可陛下又豈能保得住帝國?忠言逆耳利於行,唯請陛下慎重考慮。”

一看到這道怨氣沖天、大逆不道的奏疏,代宗李豫登時龍顏大怒。

是,你仆固懷恩是有功,可也沒必要一件一件地拿出來顯擺吧?該賞給你的,朕不是都賞給你了嗎?你如今功蓋天下,極盡榮寵,遭人眼紅實在是情理中事。他辛雲京的肚量固然是小了些,可無非就是發發牢騷而已,又沒什麽真憑實據,還能拿你怎樣?你何須如此老虎屁股摸不得,非要朕殺了他不可?再怎麽說,他辛雲京也是一個堂堂的節度使,一個跟你一樣的有功之臣,豈能讓你說殺就殺?朕要是依了你,豈不是讓功臣們人人自危?豈不是讓天下人把我李豫當成了不仁不義的昏君暴君?再者,你對“勾結回紇謀反”一說反應如此強烈,要說心裏沒鬼,朕還就不大敢信!瞧瞧你這話怎麽說的——“鳥盡弓藏,信非虛言!”你這話啥意思?朕怎麽覺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呢?

更讓人不可容忍的是,你居然說出“指鹿為馬”這樣的悖逆之言,把朕當成了昏庸無能、奢侈縱欲的亡國之君秦二世,是誰給你仆固懷恩這麽大的膽子?

尤其令人發指的是這一句——“臣實不敢保家,陛下豈能安國!”連這種話你都說得出口,這不是赤裸裸的威脅恐嚇嗎?就憑這句話,朕就可以定你狂悖之罪、謀反之罪,朕就可以滅你九族,讓你一家老小死無葬身之地,死後還要背負亂臣賊子的罵名!

這一切,朕都做得到,別以為朕不敢!

……

一道奏疏看完,代宗李豫已經氣得七竅生煙,恨不得立刻把仆固懷恩抓到長安,五馬分屍,千刀萬剮!

可是,沒過多久,代宗就慢慢冷靜下來了。

仆固懷恩盡管出言不遜,可畢竟為帝國建立了不世之功,況且尚無明顯的反叛之舉,如果真的拿他問罪,不僅會讓天下人心寒,而且對於剛剛平定的局勢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思慮及此,李豫不得不把滿腔怒火壓了下去。

作為天子,要殺一個人是很簡單的事情。只不過有些時候,殺人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問題變得更為復雜。所以,當務之急不是殺仆固懷恩,而是要一邊穩住他,一邊試探他,看看他到底安的什麽心!

廣德元年九月,代宗李豫命宰相裴遵慶前往汾州,表面上宣旨慰問,其實是刺探虛實。

裴遵慶臨行前,李豫特意叮囑他,讓他以個人名義向仆固懷恩暗示,要他入朝面聖,看他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