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明治維新,日本崛起(第2/9頁)

動刀子的過程就不再贅述了,那是一個比較慘烈的過程。其他的工作還包括手術前的心理疏導、手術準備,意外情況處理以及術後的恢復觀察等等,總之,這項工作是必須由專業人士來完成的。雖然我們熟知一句話:欲練神功,必先自宮,但小朋友們千萬不要上當,自宮是很危險的,沒有主刀師傅來主刀,你自己一刀下去,那個器官是掉了,後果也不堪設想。

綜上所述,如何順利地成為一名太監,絕對是一門技術含金量很高的活兒,其中,一個技術精湛的主刀大師起了關鍵的作用,在古代培養一個這樣的人才也相當不容易。而我說了這麽多,其實就是想證明,要想掌握這門高深的技術,最好有從理論到實踐的積累,也就是主刀大師必須有一個實習期。

實習的話拿人就不好了,需要拿一些跟人差不多的動物來反復做試驗,比如牛啊羊啊。

問題是日本一直是一個狹小的島國,只有米和絹的產業,基本沒有畜牧業。沒有畜牧業的結果就是沒有人來掌握那高深的閹割技術——這就是日本歷史上沒有太監的真正原因:純粹的經濟問題。他都沒給動物割過,你怎能放心讓他割?

由於沒有畜牧業,在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日本人都是不吃肉的——沒肉吃。我們以前形容一個人窮,最多是“三月不知肉味,嘴裏淡出個鳥來”,而日本人可能是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不知肉味,嘴裏連鳥蛋都淡出來了。日本人吃不上肉,只好鄙視吃肉的行為,認為那是“臟東西”,碰上某些時候,“吃肉”的方法就是關起門來,一家人幹坐兩小時,然後推開門宣布:“今天我們吃肉啦!”

直到1872年左右,在我們即將出場的這位人物的帶領下,日本全國國民才開始吃牛肉。

這就是農業社會時期日本的現實。農業生產水平單一低下,住得不好,吃得簡單,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卻很頻繁。窮得受不了的日本人只好冒險渡海,到中國的沿海搶劫,於是,我們熟悉的一批人——倭寇出現了。

在我們印象中,倭寇是那些小打小鬧搶完東西就走的零星隊伍,其實就連當時日本的統治階層,都很有當倭寇的癮,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有朝一日登上富饒美麗的中華大地。幕府時期的1592年(明朝萬歷年間),大將豐臣秀吉曾帶領日軍打到鴨綠江邊,並計劃最終打過鴨綠江,建立一個以北京為首都的大東亞帝國,把北京周邊十個縣給天皇,其余的他自己掌管。

豐臣秀吉的狂想雖然最終幻滅了,但是,這一設想成了日本“大陸政策”的源頭之一,日本人對中華大地的虎視可謂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日本的最後一任幕府屬於德川家族,稱為“德川幕府”。從1633年起,為了嚴格禁止西方基督教在日本傳教,德川幕府宣布了長達200年的“閉關鎖國”,在先後五次頒布的“鎖國令”中,非法出海的日本國民一律被嚴厲處死,在海外居住五年以上的日本人自動脫離日本國籍,禁止再回國。整個日本只把長崎港稍微開放了一下,允許日本商人在這裏同中華帝國、荷蘭和朝鮮三國做有限的國際貿易,換點茶葉、絲綢、奶酪什麽的,而完全禁止同其他歐美國家的任何貿易和交往。

一切從1854年改變了。在1840年英國人用炮火轟開了清國的國門之後,美國人也用炮火轟開了日本的國門,迫使日本簽訂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美親善條約》。然後,英國人、俄國人、法國人和荷蘭人蜂擁而至,紛紛與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什麽開放通商口岸、劃定租界,被迫給予西方列強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等這些在清國出現的事情,也在日本出現了,日本於是被迫對外開放——進入了“開國”時代。

但在日本百姓看來這是賣國。民族感情加上不平等條約帶來的經濟搜刮,使得日本各地紛紛揭竿而起,舉起了反抗西方侵略者和政府——幕府“賣國統治”的大旗。在1857~1867年的十年間,日本全國爆發了500多次農民起義,起義的後期,西南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名和武士階層加入了進來,想趁機擺脫幕府的統治,史稱“倒幕運動”。

大家知道,起義總要搞個口號,用來表達理想,凝聚人心,建立統一戰線,臨死前還可以振臂高呼一下,激勵後來人。對於倒幕派來說,現成的口號是趕走洋人——“攘夷”,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推出一個起義的精神領袖,這個人應該是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於是,大家想起了那個躲在破破爛爛的皇宮裏,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天皇。

在“尊王攘夷”口號的帶領下,經過幾次規模不大的戰鬥(日本人少,當兵的更少,所謂“大戰”經常是幾百人的群架),到1867年,倒幕派取得了勝利,第二年,幕府被迫將權力交還給天皇,日本首都由京都遷往江戶,改名為東京,幕府從此退出日本的政治舞台,史稱“王政復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