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慈禧的布局:榮祿崛起(第5/7頁)

但和奕劻一樣,榮祿並不想公開得罪這些端王集團的人,一是得罪不起,二是榮祿也是滿人,和端王集團對著幹,很可能就會在滿人和八旗子弟中落個“滿奸”的罵名,以後就更加不好混了。

榮祿怎麽辦呢?

榮祿的做法可以用“三不原則”來概括——不答應,不反對,不說話。

所謂不說話,這並不是我在開玩笑,而是真實的情況。自從重返北京後,榮祿無論是在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場合說話真的是很少的。他比過去更加神秘,也更加深不可測,以至於我們現在能夠找到的關於他的史料都不多,榮祿其實是胸有成竹。

這就是官場上的角逐,它和我們熟悉的軍事上決戰是不同的,軍事上決戰是痛快地殺個你死我活,然後回家痛快地洗個澡,睡個好覺(如果還活著的話)。

而官場上的角逐恰恰是看不見刀光劍影的,奏章、朝會,這就是戰場,需要的是堅忍、冷靜和謀略,在表面和氣下的穩、準、狠。官場上的角逐講武力是沒有用的,反而要盡量避免以武力相威脅,因為那意味著把自己和對手都逼入絕境,再無回旋的余地。大家畢竟都是在一個“場”上混的,把這個“場”都震坍了,那還混什麽啊。

在榮祿整軍的同時,端王載漪也開始將他的武勝新隊擴編,榮祿特意向載漪提出建議:王爺,您不妨將它改名為“虎神營”。

“虎”能吃“羊”(洋),“神”能制“鬼”,蘊含著端王集團能把最忌憚的洋人趕盡殺絕、讓滿人過無憂無慮日子的意思。載漪十分滿意,估計差點拍著榮祿的肩膀說:“兄弟啊!”

從帝後權鬥到滿漢黨爭

三個月後(1899年6月),“兄弟”榮祿的整軍工作也完成了,一支命名為“武衛軍”的新型集團軍橫空出世!它總兵力超過五萬,兵力和禁旅八旗相當,軍機大臣榮祿擔任總統,所屬五支軍隊統領分別如下:

前軍:聶士成,兵力1.4萬,駐紮天津蘆台,兼顧大沽、北塘等海防重地。

後軍:董福祥,兵力1.1萬,駐紮天津薊縣,兼顧通州防務。

左軍:宋慶,兵力1.2萬,駐紮山海關,防衛關外。

右軍:袁世凱,兵力1.1萬,駐紮天津小站,協守天津。

中軍:榮祿兼任,兵力1萬,駐紮北京南苑,鎮守北京南大門。

五支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自然是老袁的右軍,也就是之前的小站新軍。從1895年12月起,老袁已經在小站訓練這支軍隊三年半了,除了還沒剪掉辮子,這支軍隊從各個方面來說都稱得上與國際接軌了,而且是與當時的世界最強陸軍——德軍接軌。

而戰鬥力最差的就是榮祿大人的親兵隊——中軍。這支軍隊是向八旗妥協的產物,“官N代”的八旗子弟混跡其中,吃空餉的,混吃混喝的,憑著士兵身份到外面胡作非為,強吃強嫖的都有。估計榮祿也知道這支軍隊就是面子工程,親兵隊差成這樣他也不在乎,而袁世凱大人眼疾手快,繼向榮祿提出組建中軍的建議後,他又向榮祿提出從中軍中挑選一些可以受管教的士兵(大約2000多人)跟右軍一起訓練,由他“代訓”,大家知道,袁世凱同志訓練出來的軍隊是什麽樣子的,“袁家軍”又擴充了人數。

慈禧最信任的自然就是董福祥的後軍,本來慈禧是令後軍駐紮北京南苑的。而自從跟洋人鬧翻後,董福祥就在南苑待不下去了,公使們一致向總理衙門施壓,要求將董軍調出直隸,而這一次慈禧寧願得罪明知道得罪不起的洋人也要將董福祥軍留在京畿。武衛軍中,除了中軍,這是駐紮地離北京最近的軍隊,而且表面上駐紮薊縣,實際上卻是歷來重要的通州大營。歷代的大清皇上一旦有事兒,肯定會想起西面的西山健銳營和東面的通州大營,這兩支軍隊都是用來對付其他軍隊的(防備造反)。西山健銳營掌控在端王的弟弟載瀾手裏,老人家就只能把她的後路留給董福祥董大人了,她並沒有追究董福祥惹惱洋人的責任,還經常額外賞賜點軍餉(一出手就是一萬兩),甚至還親自賞過董福祥一個很貼心的小禮物——一把火鐮,因為她知道董大人是從來不用“洋火”(火柴)的。

從整體上看,武衛軍從北京以東的海防前線,以梯次隊形環繞北京東南駐守。它和之前的八旗、綠營、練軍是統統不同的,之前這些軍隊是駐防軍(戰時才調到前線),更像我們今天的警察。而武衛軍屬於拱衛京師和保護國門的機動部隊,基本相當於我們今天的野戰軍,它的訓練方法和武器也都是西式的(包括“反洋”的董福祥軍)。

不過,這支“新式軍隊”的政治地位和禁旅八旗仍然不是在一個級別上的,漢軍一直都是被戒備的對象,這是朝廷百年來的規矩,連慈禧也沒有辦法。如果沒有特別的命令,作為非八旗的軍隊,武衛軍仍然連進入北京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在周邊打轉轉,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禁旅八旗在北京城內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