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睦仁的戰略:從方向上打敗俄國(第5/10頁)

不得不說,俄國駐美大使打的這些廣告是十分厲害的,金子堅太郎沒什麽錢打廣告,他就更多地靠一張嘴,奔走於各大城市,在有影響力的人物和團體中不停地演講和遊說。金子堅太郎告訴美國人,在俄國看來,小小的日本竟然敢同他們交戰,實在是不自量力,但這場戰爭不是日本人所期望的,也不是日本認為能勝利而發動的,只是如果不進行這場戰爭,日本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才主動發動了這場戰爭。對於俄國來說,這場戰爭僅僅是為了滿足他們領土擴張的欲望,但於日本則關系到民族存亡,從維護世界正義和人道出發,歐洲和美國不應該采取中立的立場,對俄國這種踐踏人類文明的事情熟視無睹!

看來真是針鋒相對了,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只看誰堅持得久一點。金子堅太郎在日本是參與了憲法起草的德高望重的學者,此時已經50多歲了,他在日本出席的場合都是受到隆重邀請和熱情歡迎的,可是來到美國後誰也不認識他,就算是他主動求見,也處處碰壁,這讓金子堅太郎很不舒服,但是想到自己的目標,他也戰勝了自己,放下了面子和架子。沒有助手,就自己一個人印資料、發傳單、擠公共電車,每到一個美國的城市就變成了一個廣告推銷員,大力推銷日本的形象,只打廣告的俄國大使落在下風,就組織人群在金子堅太郎住處遊行示威,有人勸金子堅太郎雇保鏢,以免被俄國人暗殺,金子堅太郎拒絕了,他說:“我巴不得自己被暗殺,如果是這樣的話,正好讓俄國形象大打折扣!”

3月底,金子堅太郎來到了華盛頓,在白宮見到了羅斯福。當金子堅太郎問起羅斯福的意見時,羅斯福說:“美國總統表示中立,但是西奧多・羅斯福卻站在日本一邊,而且確信日本必勝!”

羅斯福的表態令金子堅太郎大吃一驚,要知道就算是日本軍方,也沒有一個人認為“日本必勝”。羅斯福說出了秘密:他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是來自於他自己對日本做了細致的研究,同時美國軍方以及駐外使館也一致報告說日本必勝!

羅斯福的表態給了金子堅太郎極大的安慰,他知道羅斯福是偏向日本的,但金子堅太郎很明白,他需要的不只是羅斯福個人偏向日本,而是“美國總統”也偏向日本。盡管羅斯福就是美國總統,但美國總統不會去做在美國沒有一定的輿論支持和社會基礎的事情,如果美國的輿論對日本一直是不利的,美國總統不會去幫助一個令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好感甚至是討厭的國家。金子堅太郎認識到,他雖然是來找老同學幫忙的,老同學也不拒絕幫忙,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推給這位老同學就可以了,他首先要從羅斯福的角度,為作為“美國總統”的羅斯福最終能夠完成幫助日本這件事情創造一切可能的條件,看來這才是真正求人辦事的路徑,哪怕找到了美國總統也一樣啊。

於是,告別了羅斯福,金子堅太郎又變成了一個喋喋不休的推銷員,為推銷日本的國家形象付出更加艱苦細致的努力,更加廣泛地接觸美國的有識之士,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和日本得到一個巨大的意外收獲。不得不說,這個意外收獲十分關鍵。

在一次活動上,金子堅太郎遇到了美國著名的“亞當斯家族”成員亨利・亞當斯,這個人的祖上已經出過了兩位美國總統,而他自己喜歡歷史,是個比較有名的歷史作家。亞當斯告訴金子堅太郎:他也確信日本會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是有一點他要提醒日本,俄國將來一定會從掌握歐洲金融命脈的猶太金融寡頭那裏籌措軍費,但之前俄國對猶太人並不友好,甚至發生過屠殺猶太人的事件,日本應該利用這一點,做猶太金融寡頭的工作,使他們不要把錢借給俄國,同時,最好盡快向芬蘭、瑞典派出密使,煽動內亂,狠戳俄國的背後,牽制它向戰場前線增兵!

精彩,十分精彩,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一個人對他出生前的事情一無所知,那麽將來很可能連他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金子堅太郎立即把這些建議發往國內,此時的高橋是清正在倫敦為籌款之事一籌莫展,接到這個國內轉來的建議後才盯上了希夫等人,最後不僅沒讓猶太金融寡頭借錢給俄國,反而讓日本從這些人手裏借到了錢,而在瑞典的明石元二郎也同時接到了國內轉來的建議,他簡直要把這位學歷史的亞當斯當作知音。

這屬於金子堅太郎的一個意外收獲,他自己還必須繼續把日本形象推銷出去,當然,最好還是用日軍在戰場上的勝利來說話,但此時日本陸軍還沒有完成登陸,只有東鄉平八郎在旅順港外進行封鎖作戰,一時還看不到戰果,也就無法用日軍的勝利來進行宣傳。隨著推銷工作的深入和對美國社會更加了解,金子堅太郎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塑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