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憲改革的起點:慈禧親自提拔袁世凱

日本做出了它的總結,大清也需要做出它的總結,它是“中立國”,但戰火就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朝廷並不具備中立的前提,朝廷可以不參戰,民間卻無法避禍。這場戰爭給大清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俄兩國軍隊所到之處,多少平民死於炮火之下,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選擇“中立”,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也是最屈辱的選擇。

日本的勝利深深地震撼了大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加快政治體制改革的熱潮,和幾年前的戊戌變法一樣,這次改革的時機竟然也是因為日本,看來日本確實是“大清的鬧鐘”。而這次改革不僅是因為日本,還要學習日本——最主要的是學習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度,“立憲戰勝專制”“立憲保大清”的口號已經響徹朝野,以日本模式的立憲改革已經獲得以慈禧為代表的朝廷高層的首肯,曾經的對手日本越強,朝廷內部的“救亡”危機就越嚴重。對於立憲改革朝廷很心急,擔心的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還來不來得及的問題,它能讓大清實現強大嗎?

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強力反對朝廷以日本模式實現君主立憲的,竟然是與日本有著極深淵源的袁世凱。

李鴻章去世,接班人成各派爭奪焦點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入皇宮之際,慈禧逃往西安府。一路上,慈禧見到了一個和京城大不一樣的西部地區,這裏沒有繁華,甚至連表面上的繁華都沒有,只有實實在在的荒涼和貧窮,連慈禧的夥食都沒有保障,老人家還要挨餓受凍,更加可怕的是慈禧之前從來沒有在哪位大臣的奏折上發現過這一切。

大清果然是國壞、官邪、民窮啊,但對於慈禧來說,這並不是最緊迫的,最緊迫的是八國聯軍還在京城裏待著,朝廷只留下了奕劻和李鴻章在京城和八國聯軍談判。洋人的態度是慈禧可以回宮,但朝廷也必須保證義和團式的排外運動不會再來一次,如果慈禧不表現出銳意改革的開明形象,洋人那裏就過不了關,那就只能永遠在陜西吹風沙,最好的夥食可能就是羊肉泡饃。

1901年1月29日,慈禧頒布上諭,這道上諭比較長,我們在這裏就不摘錄了,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各位,從今天起,咱大清要堅定不移地走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啦!史上著名的“清末新政”開始了,其實“清末新政”只是我們現在的說法,在民國,它被稱為——遮羞變法。

對於改革,慈禧這一次似乎是大刀闊斧的。4月,她在西安府宣布在朝廷層面成立指導改革的最高機構——督辦政務處(簡稱政務處)。這個機構把奕劻、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大佬全部拉了進來,改革的分量驟然加重。而到了8月份,慈禧推出的各項改革舉措達到了高潮,其中包括部分裁撤只能吃朝廷幹飯的綠營軍等等。慈禧突然發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這個月,李鴻章在京城與八國聯軍的談判進入了尾聲,在即將簽署條約的關鍵時刻,也就是慈禧可以回到皇宮的關鍵時刻,她不得不在改革方面有所表示,密集出台一些具有影響力的重大改革舉措——對洋人也要講政治啊。

9月,《辛醜條約》正式簽署,八國聯軍從京津撤軍(但俄國沒有從滿洲撤軍),慈禧終於可以長出一口氣了,終於可以比較安心地回到皇宮了,趕緊收拾收拾,上路吧。

但在北京的李鴻章並沒有等到見上慈禧最後一面,在簽完《辛醜條約》之後,79歲的李鴻章一直病居北京賢良寺,俄國人不想從滿洲撤軍,就指示俄國駐北京公使來找李鴻章施壓,希望李鴻章能夠代表朝廷答應滿洲以後只能先“租借”給俄國。這還是獨霸滿洲,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李鴻章自然無法答應,否則其他列強也會為難朝廷,而俄國公使就守在李鴻章的病床前催促,反正你不簽字,我就天天上門來催,說得惡毒點,就是趁著你還有口氣,我才來。

11月7日,嚴冬,俄國公使徑直來到李鴻章病床前,要求奄奄一息的李鴻章就俄國提出的條件簽字畫押,而李鴻章早已經是連筆都拿不起來了,再也無法去簽什麽字,也再也無法為大清去操勞了。在俄國公使走後不久,李鴻章逝世,逝世時雙目依然圓睜,留下一段流傳至今的名言: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

李鴻章去世了,慈禧很傷心,但更重要的事是決定李鴻章接班人的人選,這個其實似乎並不需要慈禧操心,因為李鴻章在去世之前已經早做安排了,他已經把自己的直隸總督之位暫交給了周馥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