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立憲改革的起點:慈禧親自提拔袁世凱(第3/9頁)

問題來了,既然李鴻章在生前其實已經選中周馥作為接班人,他為何不親自寫個遺折呢?明確推薦一下周馥豈不是更好?

答案是:這不是更好,而是不能,即使他是李鴻章。

朝廷的大臣幾乎月月都要寫折子,事情緊急的時候天天都要寫,一直寫到死,平生千折萬折,遺折為最後一折,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考慮了大半輩子的“領導會怎麽想”,似乎可以借著快死的這個機會考慮一下“自己怎麽想”,猛著膽子說點兒心裏話了。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將死之言比平時要考慮得更多,這不僅只是關系到你死後榮譽的追認、謚號的档次、葬禮的規格、哪種級別的領導來出席你的葬禮以及身後人的待遇等等現實問題,更重要的是因為你死了,你自己就沒有挽回的余地,說老袁翻臉不認人?那是整個官場都翻臉不認人!

要知道在遺折裏指名道姓地推薦一個接班人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風險的,如果沒推薦準,無疑就會有損李大人死後的聲譽和清白,讓李鴻章連死了都下不了台,其實也就是讓慈禧和朝廷下不了台,讓人覺得朝廷對一個剛死的大臣也沒人情味,最終損害的還是李大人身後人這一方;而如果碰巧推薦準了,就又多少有以“屍諫”來要挾朝廷的味道,要知道天威難測也是朝廷要追求的正常現象,總之,朝廷裏的有些事情,可做不可說,對於推薦周馥接班,李鴻章已經做了,就不需要在遺折裏去說了,考慮到北洋集團方方面面的利益,把這個問題在紙面上回避就是最佳選擇。

位極人臣的李鴻章,就是這樣在死前用行動微弱地表達了一下他的願望,而慈禧在第一時間否定了他的遺願,然後給了李鴻章一個無比體面的謚號——文忠。李鴻章時代就算已經結束了,其實李鴻章和慈禧的關系一直還算不錯,如果不是“非常之時”,他的遺願慈禧還是要照顧一下的,至少也不會第一時間就否定——哪怕是先讓周馥出任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過段時間再把他調走,也算是給了李鴻章一個面子嘛。慈禧並沒有這麽做,因為此時正是她的“非常之時”,最終決定這個接班人的人選的,不是李鴻章、奕劻,也不是榮祿,而是她自己。

慈禧的考慮

當時傳言,慈禧決定誰來接李大人的班,其實連她自己說了也不算,是洋人說了算。這個說法表面上是有道理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一直以來都是直接與洋人打交道,慈禧必須照顧一下八國聯軍的態度,她還沒有回到京城,那幫大爺是得罪不起的,不過八國聯軍那邊的意見慈禧早就了解清楚了,那就是:他們也挺亂啊。

俄、法是一直支持他們的“老朋友”李鴻章這邊的,而這兩國的利益相反國英、美、日就支持袁世凱。由於山東是德國的地盤,德國人也不希望老袁出任直隸總督,但他們擔心的只是袁世凱調走之後,再沒人能夠鎮得住山東,又鬧起義和團事件,所以實際上他們是支持老袁接李鴻章班的,只是又加上了一個建議:如果朝廷要任命袁世凱為直隸總督,就應該把山東也劃給袁世凱兼管,改稱直東總督。老袁聽聞後,驚奇地表示“那怎麽可以!”,然後派人把德國人的這個態度“無意中”報告給了榮祿,榮祿大驚失色,小袁你這野心也太大了啊,不僅想成為李鴻章接班人,原來的地盤也不想放過。於是榮祿不得不親自出面阻止這個傳言,讓洋人明白這絕無可能,榮祿還忍不住感嘆了一句:我死之後,只怕沒人可以制得住袁世凱!

這是一個插曲,不過這也說明在這件事情上洋人那邊也復雜得很,也沒有一個一致的意見,慈禧選周馥也好,選袁世凱也好,都不會遭到洋人的集體支持或抵制,朝野間流傳的“洋人做主”並不真實,一切都要靠慈禧自己拿主意。

而生前的李大人不知道的是,為慈禧簽訂完《辛醜條約》,讓慈禧有了回宮的條件之後,他的使命其實就已經完成了,即使他不死,又多活幾年,慈禧也會把他從直隸總督的位子上調走,給李大人安排一個新的工作,而讓袁世凱接任!

這一切的秘密,正是來自於那件慈禧不得不辦的大事——新政,也就是新一輪改革。

對於慈禧來說,在啟動這場改革的同時,她也從當年的那場戊戌變法中吸取了經驗教訓,她沒有像當年光緒那樣一頭紮進改革大業中,親自去沖鋒陷陣。她先是在朝廷層面成立了辦事機構(政務處),把當時所有的重臣都拉進這個班子,班子裏分為做主的(督辦政務大臣)和助手(參預政務大臣)。做主的除了慶親王奕劻外,其余都是軍機大臣和內閣大學士,如榮祿、李鴻章等,助手則是有影響力的總督,如劉坤一、張之洞等,一開始,袁世凱是沒有進入政務處的,他只是個山東巡撫,級別還不夠。這就是說,只要仔細想想,政務處這個指導大清改革的最高“司令部”,其實就是朝廷最高權力機關軍機處的另外一塊牌子,足見慈禧對新一輪改革的重視和掌控,要知道軍機處也是被她直接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