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慈禧緊急叫停立憲改革,新一輪黨爭即將開始

袁世凱為何反對立憲簡單“學日”?

和老袁一樣,趙炳麟也是堅決擁護立憲的人,屬於官員中的“立憲派”,同時他也是一個對憲政有著深刻理解和研究的人。按照老趙的說法,他反對的不是朝廷實施立憲改革,事實上他也無法反對,連慈禧的諭旨都下了,他反對的只是老袁這個方案。

老趙等人的主要意思是:立憲本來是要以明治維新為榜樣的,而老袁的這個方案與“天皇領導一切”的日本模式相差甚遠,袁世凱不僅沒有讓咱大清的皇帝“去領導一切”,反而要分皇帝的權,這難道不是假立憲、真專權嗎?憲政的根本精神是在國會(確實如此),現在國會未開,就先成立責任內閣,內閣的權力就失去了國會的監督和限制,因此立憲不能單獨成立責任內閣,應該先開國會,後組內閣,至少二者要同時成立。如果朝廷一時難以成立國會,就從地方開始,先成立地方議會,直至召開國會,反之,如果責任內閣有可能會讓皇帝居於無權地位,那麽寧願在國會召開之前,繼續讓皇帝專權——也就是說,寧願保持現狀,讓立憲改革“暫緩進行”。

總結一下,老趙等人的意思是:因為國會一時成立不了,所以責任內閣也不要成立,在朝廷暫時不改革,先保持現狀。

老袁要崩潰了,他沒想到自己苦口婆心解釋了這麽久,和他的團隊一起弄出了25個折件,最後只被一個理由就給擊回來了,老袁竟然一改以往的城府,開始爆粗口:“此等閑話,皆不可聽!我不怕真正的反對,怕那些不著痛癢之人!”

在老袁看來,趙炳麟等人其實就是一些“不著痛癢”之人,他們並不是不理解憲政的含義,也並不是不了解西方國家的憲政情況,卻一再在所謂的老袁“假立憲、真專權”上糾纏不清。對此,老袁只能表示很無辜,也百口莫辯,事情是他做的,怎麽樣也是無法徹底洗脫嫌疑的,但老趙既然對立憲也有深入理解,還是可以深入探討的。

老趙說得很對,立憲的根本精神在國會,當時西方國家的憲政之路也是先召開國會,然後再組建責任內閣,這倒不是一定有時間上的先後,而是在憲政的“價值觀”上。責任內閣如果沒有國會與之對應,根本就稱不上“責任內閣”,這是事實,但誰都清楚,當時西方國家的憲政並不是憑空設計出來的,是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之後,民眾與皇室、政府不斷地爭取、鬥爭中形成的,也就是說,當時西方國家的立憲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憲政基本上是自發形成,而大清的情況恰恰相反,它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朝廷在不得不“求變”的情況下主動“求變”,那麽朝廷是一個什麽樣的現實情況呢?

朝廷的現實是,所有的權力被皇權高度一統,如果你要放權,下面的人自然有可能篡權;如果你要繼續集權,下面的人就不會怎麽辦事,所以不改不行,這也是慈禧下諭旨的緣由。從哪裏改呢?當然要從皇權開始改,因為權力就在你這裏。要對皇權進行分權和限制,首先必然要求就從皇帝本身做起,進行放權,先設置責任內閣,將權力中樞由一元制變成二元制,由鐵板一塊變成相互制衡,改變之前所有的官員都是皇上的家奴、只對皇上負責的狀態,逐漸造就一批開始對本職負責、對百姓負責的職業化的行政官員,由此才能進一步喚起百姓們的權利意識,最終能還權於百姓。更何況事實已經證明,在老袁的設計方案裏,並不是簡單地將皇權放權給了責任內閣,而是在放權中對責任內閣也有分權,開始解決千百年來行政權一權獨大的問題,這是符合憲政方向的。

反過來說,由於目前的權力都緊緊把控在皇室和官僚集團的手裏,如果皇權不率先接受這場改革,不進行放權,如果連朝廷自己的大臣都無法分皇權,何況是老百姓們?皇帝大人和親貴們難道就不擔心老百姓們會借所謂的“地方議會”瓦解朝廷?在朝廷還是鐵板一塊的情況下,地方官們又怎會甘心實際是他們自己的權力被所謂的“地方議會”分走?所以,老趙所說的寄希望於“地方議會”來打開突破口,只是一種看上去循序漸進的穩妥方法,在老袁這樣現實的人眼裏根本就是空談,別忘了大小官員的眼睛都在盯著皇帝大人您呢,除非皇帝大人和親貴自己下來當地方官,否則地方官員們最後一定會讓所謂的“地方議會”流於形式和完全變味。相反,如果先樹立憲政的框架,連皇帝這個最高掌權者的權力都要受限,從上至下所有官員的權力都要受限,大家待遇一樣、“一損俱損”,相信其他官員也沒什麽話說。

好吧,既然還拿日本說事,相信朝廷中是沒有人比老袁更加了解日本的,他的改革先從設置責任內閣入手,這是和當時的西方強國走過的道路不一樣的地方,卻恰恰是和日本相同。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也是先組內閣(1885年),後開國會(1890年),但明治憲法中規定“天皇領導一切”,這是大清不能也無法學習的,因為日本之所以加這麽個“蓋子”是出於日本特有的歷史和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