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袁世凱為何反對立憲學習明治維新?

袁世凱開始主導立憲改革

1906年8月23日,在回到京城後,載澤給慈禧上了一道密折,希望朝廷能夠學習日本模式,推動立憲。所謂日本模式,可以說是“有日本特色的憲政”,它組內閣(行政權獨立),開國會(立法權獨立),設大理院(司法權獨立),國會可以逼內閣下台,大理院可以不聽內閣的,這一點和西方憲政國家並沒什麽兩樣,但問題是它在上面又加了一個“蓋子”,規定天皇擁有最後的權力,也就是“天皇領導一切”,載澤總結朝廷學習日本模式立憲有以下三大好處:

首先,皇位永固。天皇的權力並沒有因立憲受多大影響,但對官員的權力做出了限制,朝廷學習日本之後,自然也不會例外。

然後,能瓦解革命黨。這一點不用多說,從五大臣出洋之前就已經證明了。

最後,能減少外患。載澤認為,現在洋人侵略我們,固然是由於我國國力弱小,但也不能忽視另外一個原因:我朝的政治制度比較特殊,用洋人的話來說就是專制,洋人並沒有把我們看作與他們同等的國家,而是看作半開化的國家,只要立憲,就能夠融入世界,能夠獲得對方的認可和尊重。國與國之間正如人與人之間一樣,價值觀差不多了,安全感也就差不多,最起碼大家都能對對方比較放心,洋人對大清的侵略政策自然會改成和平邦交的政策。

所以,載澤總結,學習日本模式立憲“利於國,利於民,最不利於官”,由於立憲之後,官員們的權力會受到限制,立憲自然會受到一些官員明裏暗裏的阻撓。正是因為如此,請太後排除雜念,從速宣布立憲,越快越好,而且現在宣布立憲,並不是馬上就要實施憲政——實際上這也做不到,根據明治維新的經驗,日本在正式實施憲政之前還有一段準備時期(預備立憲期),現在,朝廷也只不過是進入預備立憲的階段。

慈禧被打動了,第三天(25日),慈禧召袁世凱立即進京,就是否立即開始預備立憲征詢一下這位改革“第一人”的意見。在如此關鍵時刻,老袁自然不會退縮了,他表示“堅決擁護澤公的意見”(兩人私底下早就達成共識了),預備立憲必須立即開始。為了打消慈禧的顧慮,袁世凱甚至還簡要提出了預備立憲的總方案。看來是早有準備,成竹在胸。

慈禧心裏基本有數了,但她也並不著急宣布,她有她的做事方法——她還要形成“集體決策”。

慈禧下令,包括老袁這個唯一的地方官在內,朝廷所有的高級大臣連續召開兩次閉門會議,就載澤的密折展開討論。載澤出於避嫌,兩次會議都不參加,慈禧派出了另外一位皇族親貴——23歲的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主持會議。

不出所料,這會上又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老袁這些“快派”,認為預備立憲可以馬上開始,越快越好;另一派可以叫“慢派”,以內閣大學士榮慶等人為代表。榮慶是朝廷有名的清廉之人,到他家送禮行賄的人幾乎踏破了門檻,他一兩銀子都不貪,被人稱為“純臣”,當然,背地裏叫他“蠢臣”也說不定。榮慶大人的意見是:大清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綱紀松弛、官員腐敗,因此立憲改革並不是最緊迫的,應該首先從整頓朝綱入手,樹立和運用朝廷的權威,強力肅貪反腐,使得官員們不敢有二心,想貪不敢貪,如此才能為將來的立憲改革掃清障礙和創造條件,積極穩妥地推進這個改革。

榮慶大人的話音剛落,所有人都默不作聲,老袁的眼睛更是已經望著窗外去了,只有一個人隨聲附和。沒錯,他就是朝廷另外一個清廉的大臣——外務部尚書兼軍機大臣瞿鴻禨。

不過這兩派雖然有時間上的爭論,但對於朝廷最終要立憲是沒有異議的,畢竟勢比人強,立憲已勢在必行,無可倒轉。事實上就連慈禧也很清楚,正是因為朝廷已經存在嚴重的問題這才立憲,如走回頭路,恐怕革命黨人的隊伍又會越來越壯大。會議討論的結果最終還是老袁這些“快派”占據了上風,而年輕的王爺載灃似乎只是來客串的,只是帶了耳朵來而忘了帶嘴來,在會上基本沒有表態,之後就把會議情況如實向慈禧上奏。

決定了。1906年9月1日,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慈禧頒布上諭:從即日起,大清正式開始預備立憲!宗旨是仿照明治維新的模式,具體來說就是天皇領導一切的“大權政治”模式。慈禧為此還頒布了兩個原則——“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

第二天,9月2日,慈禧頒布上諭,在大清進行全國政府機構改革——也就是官制改革,這其實也是對明治維新的刻意模仿。日本在預備立憲時期,曾經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官制改革(廢藩置縣、廢刀令),從這一天起大清正式進入了政治體制全面改革的軌道。作為亞洲兩個歷史悠久的封閉國家,大清的國門要比日本更早打開,洋務運動也比明治維新還要早開始幾年,而在大清扭扭捏捏地進行了“只學技藝,不涉文武制度”的幾十年改革,最後又不得不掉過頭去學習後來者日本,這一天實在是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