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慈禧緊急叫停立憲改革,新一輪黨爭即將開始(第5/8頁)

瞿鴻禨覲見了,慈禧表現得很平靜,她沒有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而是先談起了老袁方案中精簡機構、裁撤一些臃腫閑散部門等改革措施,問瞿鴻禨什麽意見。

瞿鴻禨回答:“這一改革是完全必要的,是歷史的趨勢,當然一點錯也沒有,只是一下子裁撤那麽多要害部門,臣恐怕會引起騷亂和動蕩,朝廷現在也需要穩定和團結。”

看來這位老油條說了很多,又啥都沒說,可進可退,滴水不漏。慈禧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別看她在平時不斷強調穩定團結,但真正要說到穩定團結她還是很有信心的,幾十年來的統治,她早已相信她統治下的大清翻不了天,因為她有十分的自信能夠駕馭住這些大臣。大清仍然是一個以官府為主導的社會,有什麽樣的官府,就有什麽樣的人們,只要官府和官員內部不出亂子,穩定團結是沒有問題的。

她問出了那個最敏感的話題:“撤銷軍機處,成立責任內閣,你是什麽意見?”

瞿鴻禨回答:“太後,責任內閣成立後,一切用人、行政的大權,都由內閣總理大臣召集各部大臣開會決定,決定後再請諭旨宣布施行,這與軍機處事前請旨的情形,完全不同。太後您訓政三十余年,中外協服,現在立憲尚未實行,而大權先已旁落,皇太後能放心嗎?即使皇太後放心,做臣子的卻也不敢放心。”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瞿鴻禨一出手便結束了戰鬥。他是“總編”,說起來立憲改革也是他的分內之事,他可以不同意老袁的方案,但也應該拿出自己的建議或者方案來。瞿鴻禨並沒有這麽做,他完全以一個局外人的口氣,說出慈禧的潛意識裏希望他說出的那番話。或許對於有一種人來說,他們做官越久,增長的只是如何適應領導的閱歷和經驗,瞿鴻禨一眼就看出了慈禧需要的是哪種答案。也許瞿鴻禨很清楚,沒有他瞿鴻禨,也會有別的什麽李鴻禨、王鴻禨,於是他堅定地說出了這個答案。

慈禧也釋然了,她長出一口氣,瞿鴻禨的話倒是讓她想到了她發動這場立憲改革的“初心”,事實上當初載澤密折裏最打動她的還是她看出來的那層意思——加強中央集權。

八國聯軍之亂讓慈禧刻骨銘心,朝廷危急時,調不動督撫的兵,大臣們在“東南互保”,這是在事實上分裂大清,割據自立。後來八國聯軍攻進了北京,雖然他們之前確實有過“瓜分大清”的想法,但最終還是認識到只有不分裂大清,維持慈禧政權,才能保證他們所有人利益的最大化,否則八國內部就會打起來,於是共同接受了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不得不說,這才在事實上把各督撫割據自立的願望扼殺在了萌芽之中,否則,大清沒有被八國“瓜分”,很可能首先就要被那些堪稱國之柱石的“忠臣”給瓜分了!

這一切其實已經引起了慈禧極大的警覺,在形勢穩定回到京城後,堅忍的她一方面開始新政,一方面在這場新政中拋棄所有“改革老臣”,全力扶植庚子之亂中表現尚可的袁世凱。後來,立憲改革讓她看到了希望,“天皇領導一切”,可以把專制獨裁權力用立憲固定下來,簡直是錦上添花;“利於國”,朕即國家,那就是利於我;“利於民”,老百姓們就更加不會追隨革命黨人去造反,更有自信他們造不了反;“最不利於官”,就可以把權力從那些已經蠢蠢欲動的地方大員中收回來,加強中央集權,這又是何樂而不為!

感謝老瞿,他讓我捕捉到了內心最深處的那個秘密,也堅定了這個秘密。

慈禧知道她可以做出決定了,老瞿說的這些很重要,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更重要的是這是從老瞿嘴裏說出來的,奕劻“墮落”得很快,他已經鉆到袁世凱的錢眼裏去了。在立憲改革已經是朝野人心所向,14位“編輯”對老袁方案沒什麽異議的情況下,如果三位“總編”還都全體支持老袁的方案,那麽內心最深處的這個秘密也許只能塵封,但三位“總編”中,瞿鴻禨已經明確反對,孫家鼐是隨風倒的,即使奕劻支持袁世凱,2比1,少數服從多數,袁世凱你還是翻不了天了!

慈禧決定:由瞿鴻禨領銜,重新核定方案!

11月6日,由瞿鴻禨、孫家鼐重新核定的新方案迅速頒布實施(奕劻已經被排除在外)。它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袁世凱原方案中最根本、最有新意之處已經被舍棄,新方案保留軍機處,不設責任內閣。

由於不設責任內閣,雖然同意以各部尚書為“參預政務大臣”,但他們是政務處的“參預政務大臣”,政務處是軍機處的另一塊牌子,這並沒有擴大朝廷決策的層面,只不過是多了幾個候旨的人。